关于写作教学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要推进写作教学改革。当前最重要的可能是“课程标准研究”,着力点在“课程内容研制”上,研制科学的叫课程内容最终落在对学生写作需要及写作能力基本构成的研究上。——叶黎明
可是我能做些什么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其实,关于写作教学过程的一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我”可以解决问题的。这需要很多很多人为之奋斗。需要一个人,一个个人;需要一代人,一代代人。这里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课程目标的拟定,课程内容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选择。这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我是这么认为的。
那“我”能做什么?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一定要做到一学期的写作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些教学目标。
在前几章里作者反复指出来了我国写作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失情况,而这一章里主要来研究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对一线教师的要求有哪些,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叶黎明教授说:“从能力构成来说,有效的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写作能力和写作教学能力,他们构成了写作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
教师要"善读"、"善写",为什么?
教写作教学的教师(我国一般都是一位老师代劳,没有分那么仔细),一定要“善读”、“善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师在自身的写作实践中所获得的是“作文的甘苦”,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写作元知识,是在写作中建构的知识。
这样老师可以知道,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哪些地方可能是难点,在教学的过程里就会有侧重点的去指导,这就把单纯的教作文知识,变成了如何运用这些作文知识,变成了过程性的策略性的指导。也即是变成了叶黎明教授所说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当教师把写作经验教给学生的时候,实质上是把自己从写作中获得的"语感"上升为"语识"教给了学生。
老师亲自写作文,还有一个优点:可以正影响学生,做个榜样。因为我们都知道当这个学生非常崇拜某一个老师的时候,他们就特别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课,这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老师在写文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样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体会写作的甘苦,更具有同理心。
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教师写下水文,可以把自己写作的过程动态地呈现给学生。让整个写作过程“可视化”。
所谓可视化意思是他自己怎么样的,构思怎么样选材第一步怎么做一直到成文这个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写作过程。他们就可以参考模仿。给学生一种策略性的指导。
当然,老师在展示自己的作品也未必是万全之策。比如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未必就能够代表全体学生。任何一样,事情的出现都会有利端和弊端。但我们并不能因为有弊端而否定他的所有的益处,就像我们不能因为鱼有刺就否定整条鱼的价值,就否定鱼本身的营养价值,我们要做的事在品味鲜美的鱼的同时,如何避免鱼刺的伤害。
比如说:在说出这些策略性知识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写作现状,学生缺乏什么,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及时了解学情。而不是自己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可能是在这方面出现不足。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在整个过程里出现一些指导性的偏差。避免一些"鱼刺"的伤害。
教师一定要有写作教学方法的系统学习。要能够对写作教学的目的功能内容方法评价规律等知识了解。从而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科学性。
老师一定不能停止钻研的脚步。多读一些大师的作品,多接受一些具有含金量的专业化培训。自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唯其如此才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得心应手。才可以真正的帮助到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知易行难,道理都懂,关键就是行动。
写作教学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