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迷迷糊糊地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能为力了,总是在不断地服从社会规则和应对生活烦恼,开始随波逐流:梦想与现实落差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缠身,而优秀的同龄人已绝尘而去。一时间,他们焦虑急躁又如梦初醒:“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浑然不知:不知道事物的构成、框架,不知道努力的路径、方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小部分人幸运些,在合适的年纪“睁开了眼睛”。他们跳出了成长的陷阱,开始刻意提升自己,为未来美好的生活做准备。他们慢慢甩开了大队伍,走在了同龄人的前列,然而很快遇到了瓶颈:想勤奋,却总是敌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
这就是“醒着的睡着的人”的画像,事实上也是我曾经的画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就像一个没有睡醒的人,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无选择。在从喜来登财务部辞职时,我忍不住问自己,在这里洒下了4年的青春和热血,今后,我的人生和职业生涯要如何规划,怎样进行?本想竞争财务总监的我,离开这个平台我还有什么、会什么,甚至我活着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从那时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油然而生,我强烈地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活出自己的想要的人生,拥有自己的精彩!
于是我边打工边创业,主动创造成就,不再被动承受现状。但也会感到努力会时常进入低效、无力状态。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在遇到问题应用的时候就忘了;付出很多努力,似乎也都白费了。仿佛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
直到我最近读了本书《认知觉醒》,我知道每天都努力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广泛涉猎知识,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清楚规律和真相,知道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告诉我,该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如何变苦涩的毅力支撑为科学的认知驱动。通过对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刻意练习等基本概念的解读,还详解了自控力、专注力、行动力、学习力、情绪力等具体能力的使用策略(包括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运动等必备习惯的养成)上,都有相对独到的原理呈现和具体可行的方法提供。
比如我一向最关心的话题:如何更有效的学习?作者给出了一个颠覆我认知的新建议----
本能脑和情绪脑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运用理智脑的聪明才智去制定策略,让本能脑和情绪脑不断接受强烈的正向反馈,愉悦地朝着目标一路狂奔。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这看起来很违反直觉,但它确实成为优劣学习者之间无形的分水岭。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可见“缝接”就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不深入的。
大家都熟知的费曼学习法,以“教”倒逼“学”,所以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实践!我希望自己通过读本书真正地能把“早冥读写跑”,这成本最低的人生五件套落地应用起来,这才是阅读本书的最大价值!毕竟“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