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思辨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是学、问思、辨、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张先知后行。《传习录·答顾东桥书(7)》驳斥了这一观点。
来书云:“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不能自觉,任情恣意,其害有不可胜言者矣。”
此段大略,似是而非。盖承沿旧说之弊。不可以不辨也,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
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盖学之不能以无疑,则有问。问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即行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辨。辨即学也,即行也。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非谓学问思辨之后而始措之于行也。
是故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说而言,谓之思。以求精其察而言,谓之辨。以求履其实而言,谓之行。盖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于后世之说者,正在于是。今吾子特举学问思辨以穷天下之理,而不及笃行。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为无行也已。天下岂有不行而学者邪?岂有不挽而遂可谓之穷理者邪?
明道云,“只穷理便尽性至命”。故必仁极仁,而后谓之能穷仁之理。义极义,而后谓之能穷义之理。仁极仁,则尽仁之性矣。义极义,则尽义之性矣。学至于穷理至矣,而尚未措之于行。天下宁有是邪?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
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则知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乎?
吾子所谓气拘物蔽者,拘此蔽此而已。今欲去此之蔽,不知致力于此,而欲以外求。是犹目之不明者,不务服药调理以治其目,而徒伥伥然求明于其外。明岂可以自外而得哉?任情恣意之害,亦以不能精察天理于此心之良知而已。此诚毫厘千里之谬者,不容于不辨。吾子毋谓其论之太刻也。
顾东桥给王阳明的信,将“学问思辨”归于一类。后文中有“专以学问思辨为知”的话,说明顾东桥把这一类称为“知”。他极力强调“知”的作用。王阳明对此进行了驳斥。
第二自然段,举例行孝、学射箭、学书法三个例子,来证明没有“学而不行”的人,开始“学”也就开始“行”了。
第三自然段,通过“笃行之”中的“笃”字把“行”同“学”“问”“思”“辩”联系起来,说明“行”和“学问思辨”同时进行。驳斥先“学问思辨”,然后“行”的说法。
第四自然段,阐述了“学问思辨行”只是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从不同方向去努力而已,合起来是“一”,不能把“行”单独分开。把“行”单独分开是不行的,既不能获得真才实学,也不能“穷理”(穷尽道理,掌握道理)。
第五自然段,用程颢的话,进一步阐述“行”“学”和“穷理”之间的关系。
第六自然段,阐述“知”与“行”分开就不能“穷理”的道理。“困知勉行”的学者花了百倍的工夫,最后可能得到的不过是良知。想穷尽天下的道理,却不从内心去求索,只能是善恶不分,真假不辨。
第七自然段,用治眼疾为例,说明先要从内心去除认识上的错误,才能去“精察天理”。
王阳明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不能把“知”理解为理论,“行”理解为实践;不能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因为,如果这样,强调“行”的作用就是强调实践,强调从身外求索,而不是后面两个段落中讲的从内心去求索。
“理”无疑是一个具备广泛适应性的抽象的东西,任何抽象的东西如果没有具体性,就只是空洞的抽象。行就是回归具体性,而具体性的回归只有内心的反思才能做到。所以“知”和“行”不是能够分开来说的两件事,它们的完全关联,就是现实。
举例说明,看到一匹白马和一匹黑马,抽象出了马的概念,这样马成了一个概念,概念也是一事物,与眼前(看到的)的那匹白马是不同的,即:“白马非马”。然而,马和白马是完全关联的,没有白马就不会有马的概念,而失去了马的概念,白马于我们的思维也就没有了意义(假如我就是想找马,而不是想找一个白色的东西,好让屋里更亮堂)。这样,我们会说“白马是马”,当然黑马也是马:这就是现实。这样,马的概念因为与白马完全关联而有了具体性。
“知”和“行”的完全关联也是这么回事。而完全关联是在我们的思维中产生的,客观世界没有这样的东西,因为客观世界并不需要抽象,也无需概念。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