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庄子—齐物论》,这样的一个故事;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好了,引用的部分结束了,下面开始瞎扯了,有还在读初中及初中以下的请自动回避。
朝三暮四,这个词,按现在的解释,那就是个贬义词了,无论那这个词形容谁,估计他/她都会和你急的,所以,这个次最初是形容它(就是那几只猴子啊)的,至少猴子是不会和你急的。但是这个策略是如此的好用,以至于世界大事都是用这个策略来完成的,这就有点搞笑了。
1997年12月于《京都议定书》通过。用市场的方法解决二氧化碳排放权,简称碳交易。通俗的来说,假如碳排放的总量是限定好的(这个是京都议定书会议上协定)。 比如说今年全球限定排放100单位的碳排放量,甲国经济总量高,工业发达,获得10的指标, 乙国略微落后,获得8的指标,其余72个被别的分。结果,甲国只利用了7个单位的碳排放量,而乙国通过各种刺激,工业进步比较大,利用了12个单位,那么乙国就可以从甲国购买3个单位的碳排量,还差1个,继续去其他国家购买。
仔细分析,就发现他们的策略是一样的:
控制总量,然后在内部进行分量调节。
宋国老人每天只能提供7颗橡实,这个总量是不变的,上限是确定的,需要做的就是把这7颗橡实分配好即可,也就是是朝三暮四或者朝四暮三的事情。碳排放的总量如果在会议上确定,那么总量就是固定的,上限也算是确定了,需要做的是碳排放的交易。交易调节的是排放量。而这仅仅是标的的不同罢了,宋国老人调节橡实,《京都议定书》调节碳排放交易。
好了,关于朝三暮四,我也瞎扯完了,想必很多策略制定者级别的人,在很多时候都在采用“朝三暮四”的策略,原因很简单,很多情况下,资源不是无限的,必然存在一个总量的控制,那么,如何分配这个总量既定的资源,“朝三暮四”是个不错的办法,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使用“朝三暮四”策略的时候,要照顾一下被该策略影响到的“猴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