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序:极端的两端本身就是悖论,自相矛盾也许是最通俗的表达,深入了解才会懂得中庸。
【一】
提到悖论,很容易想到这句话:“我说的这句话,是句谎言”。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这句话就是一个谎言,如果这句话是假的,那么这句话就是真的。于是形成了一个悖论,这就是居里悖论。一个绕脑的问题。
【二】
最近,正在听了“得到”上万维钢的课程,其中一课提到了六个悖论,所罗门悖论、伯克森悖论、罗素悖论、芝诺悖论、有效市场悖论、群体偏好悖论等等,看时脑子还是清晰的,看完脑子乱成浆糊,所有悖论就是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集合体,看似无解实际也是无解,可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三】
在课程的评论中,许多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浏览了一遍,越看越眩晕。情绪上头之时,不禁冒出一个另类的想法:悖论的产生不过是一群极为聪明人给普通大众设置的文字残局,通过这一系列的悖论来告知或提醒人们,别极端,求平衡。这又不禁让我想到古人的智慧,孔子提到的中庸之道。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就是在跷跷板上生活,平衡很重要。
【四】
我们经常会遇到生活中各种前人用经验堆出的俗语,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有道理,都有成功的案例。比如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等等。可是,当你都知道以后,就会开始迷糊起来,到底应该往东往西,于是就没有东西,而是在东西之中左右摇摆,东也不舍西也不舍,结果啥也不得。个人是如此,群体何尝不是如此,一旦群体进入极端,不是狂热的极左就是悲观地极右。翻翻历史,似乎都是如此,于是统治者就是指挥者,要求民众保持一种中庸,这也许就是古人强调的中庸之道。
【五】
悖论的存在,警醒者人们,应当保持谦虚,不能走极端,尽量避免一种不见棺材不掉泪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情形,当然,亿万之众中在概率上也必然会出现几百几千的人,抱着一去不返义无反顾的英勇之态,冲向大众认为最不可能的方向前行。成功了,那是一种探索的英雄精神,消失了,那也是必然的事件。
【六】
悖论的极致演化,那是极聪明人的游戏,不属我类平凡之辈的探索范畴。我们只需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至于为什么?到底有啥作用,以及今后的方向?我类也没这本事追逐下去。
【七】
悖论终究会一直存在下去,它犹如人生路上的一块警示牌,提醒人们,一路好走,别太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