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到底是什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共识是:它是一种人我之间的心理边界,将他人与自我区隔开来。
你还小,必须听我的;
你什么都不懂,必须由我来决定;
你听话我才开心;
你有出息我就跟着享福;
父母总是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们的生活环境是一个重亲情和联结,但缺乏界限感的社会。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常常依赖他人,又或者干涉他人。有人会问界限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做到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顺应老天的事,划分好这三件事,就能拥有良好的界限感。
一.由家庭作业引发的思考
一位妈妈说道:"虽然我知道,学习这件事是孩子的事,应该由他自己负责,但是孩子不学习,难道我真的可以不管吗?我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成绩落后,考不上大学,没有一份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女朋友,无法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吗?
父母总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于是替孩子决定,替孩子选择,肆意干扰、干涉孩子的领域,同时孩子也失去了说"不"的权利,失去为自己负责的学习机会。孩子的界线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在外在的关系和纪律中学习产生的。例如,妈妈总是催促孩子做作业,似乎作业是替妈妈而做的,孩子也因为有压力而降低做作业的兴趣,没有意识到这本该是他们需要主动去完成的事情。倘若父母把做作业这件事交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做,即使他的决定不符合我们的期待,也能放手让孩子体会自然后果,那么孩子总会明白做作业这件事是我自己的事,一旦有了界限意识,孩子就会对自己负责。
父母没有划分好界限,将自己的焦虑和担心绑架了孩子的责任感,试想,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的内在力量一点一点被摧毁,何来谈界限感,我们说健康的自我界限一定是在彼此尊重,有爱,民主的环境里面培养起来的,既然自我界限感如此重要,我们来谈一谈它的意义所在。
二.健康的自我界限
1、向内有说"不"的力量
当外部环境中,当有人超越你的界限,你有力量说不。对方也许是好意,但是和你的感受冲突,你有力量拒绝。当你拒绝别人时,你不会有恐惧感,不会担心别人不开心,那么就可以评估一个人和自己内在的关系是不是很稳定。父母要教会孩子,当别人开始侵犯自己内在,和自己内在感受有冲突时,要有力量拒绝。或者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基于尊重和爱,与对方沟通交流,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2、对外拥有尊重的力量
放下"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执念,我们可以给对方提供建议和办法,表达我们关切的方式,当对方收到时,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对他的爱了,至于他如何选择那就是对方的决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当下。很多父母都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替孩子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其实每个选择的背后是孩子自我成长和自我了解,学习自己承担结果的过程。放下控制对方的力量,才能让和你在一起的人,感受到爱和自由。
3、心灵的内外平衡
对内拥有拒绝的力量,对外尊重别人的决定,拥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标准,身体和灵魂为一体,做自己,也许就是最好的自由。
也许累,是因为我们走进了别人的界限领域,或者邀请别人走进了自己的界限领域,放下一切主打爱的执念,让我们做自己,也支持别人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