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过这样的人生》
Susan Kuang
37个笔记
PART II 情绪中,感受自己
PART II
情绪中,感受自己
情绪,其实是你最好的成长导师
情绪,其实是你最好的成长导师
首先,负面情绪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因为情绪是一种进化而来的生存机制,它是一种在特定外部刺激下必然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且情绪的产生会先于我们意识层面的觉知,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情绪的时候,它已经产生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不让负面情绪出现,它也一定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其次,如果我们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那么当觉察到负面情绪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也不愿意正视和承认它的存在,于是就只能选择忽视或压制这些情绪。
这样做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太多负面情绪被积压在心中将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第二,我们无法利用这种情绪信号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或者解决某些潜在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成长。这样的话,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我们也依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处理。
负面情绪本身并不是负面的,所谓的“正面”和“负面”只是从个体感受的角度对情绪进行的一种评判
情绪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关于自我内在需求的非语言信号——正面情绪意味着需求得到了满足,而负面情绪则意味着某种需求没能得到满足。
解它,并以此为基础来弄清楚自己内心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也只有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才会懂得如何去行动,然后通过行动去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
1)识别——不加批判地接纳和表达情绪;
2)理解——分析情绪背后的需求与信念;
3)超越——利用情绪实现自我纠错与成长。
不加批判地接纳和表达情绪
第一步识别情绪。情绪的识别应该包含两个层次——觉察与表达。觉察指的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情绪,这其实也就是我之前一直提到的自我觉察力。
生气了就是生气了,没有什么好与坏,也没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它就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
绪,它不但不会让情绪得到缓解,反而会强化这种负面情绪。所以,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免那些负面的结论性语言。
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与信念
但如果某种情绪反复出现,或者持续时间很长,比如我们总是感觉很焦虑,这个时候我们就得明白,这意味着我们内心有某种重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需要透过情绪去思考和理解它背后的需求信号。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
挖掘什么呢?挖掘我们潜意识中关于这个需求应该如何被满足的信念。
利用情绪实现自我纠错与成长
第一部分是对不合理的、非理性的信念进行纠正,而第二部分则是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并采取行动,以此满足内在需求。
不合理的信念通常有几个特征:
第一,它所涉及的结果和目标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掌控的,什么样的结果是不可控的呢?
第二,它是一些不现实的想法,超出我们现有的能力范围
不合理的信念可以说是焦虑的罪魁祸首,因为当我们想要某个结果却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达到时就会焦虑。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给自己换一个更加合理的目标——合理的关键在于,目标是可能实现的,而且目标的实现是自己可以掌控的——然后再以这个目标为基础,制定有效的计划,并开始行动。
如何让自己拥有更多内在力量
如何让自己拥有更多内在力量
尽管研究发现,内在力量与遗传有关,但平均来说,一个人大约只有1/3的内在力量是与生俱来的,而另外2/3的内在力量则是在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建立起来的,是通过培养获得的。
改进大脑,从关注思维开始
你的思维驻留之处,也就是你所关注的东西,会直接决定着你会拥有怎样的精神体验,这种精神体验如果反复出现,那么它就会变成稳定的神经特质。换而言之,你的思维就是你大脑的塑造者。
相反,如果你持续让思维驻留在一些好的、积极的事情,令人开心和满足的感觉,已经完成的事情,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以及你良好的品质等等,久而久之,你的大脑也就会被塑造成别的样子——有力且复原性强。
改进大脑的关键在于掌控注意力和改变思维习惯,以此抵消大脑原本的消极偏见,训练它更多关注美好积极的事物,创造更多积极体验,不断强化积极的神经特质。
重塑大脑的三个核心训练
所谓的LET BE,指的是能够觉察并接纳自己当下的体验(感受、情绪和想法),允许它存在,感受它、观察它,探索它。
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觉察到消极情绪出现之后,给自己及时按下“暂停键”,不让自己跟随情绪陷入过度思考和过度反应。
第一,放松身体。
第二,把情绪表达出来。
第三,与头脑中的负面想法拉开距离,更为专业一点的说法叫做认知解离(cognitive diffusion)。
所谓的培育,指的是主动唤醒积极的和有益的体验和想法。
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培育那些与内在力量相关的积极特质。
如何培育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这两点:
1.主动创造积极体验,让自己体验到想要培育的积极感受,比如满足、宁静、自我关怀、自信等等。
2.将这种经历转化为你大脑中持久的变化。
关照你的思想花园
-- 来自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