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对“伪心理学”说不》Day1 20170508 GTD--2007--一组--大禹--云南
“庙里的菩萨可灵啦!你看看楼上的小李,拜完菩萨之后生意一直顺风顺水的。”“可是楼下的小张前几天也去拜了菩萨啊,怎么刚回来就摔骨折了呢?”“心诚则灵啊,那是小张心不诚。”
心理学,原来也是有真伪之分的。一种是伪心理学,不能证伪的,也就是无法佐证。像上面所说的,为什么不灵?那是因为心不诚中,到底诚不诚呢?这个没法证伪。再如星座运势之说:许多人都相信星座性格分析,常常感叹“这个描述简直和我一模一样”。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星座对人格的描述都是笼统的、一般性的。若是遮住星座类型只看下面对应的描述,你会发现几乎每一种星座的特点都有你的影子,例如“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偶尔也会发点脾气”、“你渴望交朋友但是也希望有独处的空间”,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描述的确容易令人接受,但它并不能反映出你的人格本质(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巴纳姆效应”)。伪心理学,存在
什么是科学?
第一,科学基于系统的实证主义。实证是一种基于观察的实践,通过反复验证找寻世界的规律,与思辨的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单一的实证主义当然还不够,科学必须是系统性的、结构化的实证取向,它由理论驱动、靠理论连接,依据观察结果验证对问题的解释观点。
第二,科学具备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必须被研究者公开提出,并接受其他人的批评和验证,成为公共知识之后,才能成为科学。伪心理学阵营的江湖术士们往往选择避开学术出版渠道,直接通过媒体哗众取宠,宣扬自己的发现。
第三,科学具备实证的、可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真正的科学问题必须是明确、具体、可解的。让问题“落地”,才使得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我们常常会用一些世俗智慧来解释自己做出的行为,并认为这些常识是老祖宗们代代相传的处世法宝。认识科学心理学,也许能帮助我们驳倒这些“常识”的误区。
其一,世俗观念的解释常常是自相矛盾的,难以形成结构化的系统。比如我们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为何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为何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其二,“常识”的解释都是不可证伪的。科学的研究和验证,昨天的“常识”很可能就变成今天的谬误;而今天的常识,即将在明天与科学心理学展开一场激动人心的碰撞。
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相信则有,不信则无。我觉得应该从两个层面来说。一方面是从心理的主动驱动力来说,如果你相信,当然,这个相信可能是自己从别人的理论、证伪,或者各种沟通交流、学习、借鉴、试验而得来的对某一种因果关系的信服。另一种,也可能是被动驱动而形成,被他人采取的,利用可对大脑进行操纵、控制和改变认识的方法,被动形成的不客观的信服。如传销的洗脑。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在似信非信间,或者朝着对自己向好的方向还主动去找理由的方式,形成的“信”。
这个内心的“信”是非常重要的,他确保了对行动的内在支持。目前我在熊猫书院进行的阅读活动,就是因为我认为读书有用,才进行的。而可能一些人是因为,别人说读书有用,应该有用,在短时相信之后开始了阅读,在这个阅读的过程当中,如果信的程度有所减弱,那行动也随之减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被证伪的,这是站在历史的巨人的肩膀上的一种非常有益之行为。当然,也有人强调,读书无用之说,当然是也是有一定证伪的,那主要是从收入、就业等某一些特别因素的特别个体来说的。
坚信阅读的力量!
《对“伪心理学”说不》精读
№1 导读
当听到我的专业是心理学时,不少人会说“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我往往会吐吐舌头告诉对方“当然知道啦,不过初入师门时我就发过毒誓,绝不向外行人泄露天机”。但愿你能够听出我的回答只是个玩笑。一提到心理学,人们常常会首先想到“占卜”、“解梦”、“催眠”等充满魔幻色彩的字眼。可是心理学没有那么玄妙,无法一眼看透别人的内心世界,更无法通晓过去、预知未来。
这种对心理学的误读曲解或盲目崇拜是有原因的。每个人都渴望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身边的人,人们往往出于好奇、或是抱着“求医问药”的心态来关注心理学。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如同物理化学一样,有其独特的术语体系,一时半会难以弄懂,这恰恰为通俗心理学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一时间,市面上各种伪心理学的产物百果充斥,血型、星座、色彩通通挂上了心理学的招牌。再加上媒体为赚眼球大肆地错误引导,专注于基础研究的学院派心理学家显然敌不过擅长“灌鸡汤”、“打鸡血”的江湖术士们。
那么真正的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主要就是心理咨询吗?“神经症”“压抑”“潜意识”算不算心理学?不可否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对后世的研究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提出的无意识论至今还被哲学、心理学、历史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广泛沿用,并且在临床心理学上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但是,精神分析只是临床心理学的一种流派,而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也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已。弗洛伊德这位伟人令当今的心理学者们“又爱又恨”的地方就在于,他的理论无法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而实证方法正是科学心理学的标志。实证方法的出现,让我们开始用研究、证据和知识来取代直觉、经验和常识,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加拿大心理学家Keith E. Stanovich的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是一本质量极高的科学心理学科普读物。我们的学习过程是参照窦东徽、刘肖岑两位老师(亦是一对学术伉俪)的译本展开的。这本书教给我们掌握科学的、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像心理学家一样去思考。证伪的科学本质与概率推论的思维习惯将会是本书、也是科学心理学甚至是所有社会科学始终强调的核心内容。如果你准备好了,就让我们踏上“对伪心理学说不”的旅程吧!
№2 科学的心理学(一)
今日导读
科学的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它又有怎样的什么样的特性,使得它可以与 所谓的“伪心理学”区分开来呢?相信读了今天的内容,你会对科学的心理学有一个更加深刻客观的认识。
如果让你说出一位心理学家的名字,你首先会想到谁?若暂时不考虑常常出现在大众传媒中的伪心理学者和“鸡汤心理学”畅销书作者们的话,毫无疑问,得票数最多的心理学家当属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的专著《梦的解析》你或许略有耳闻,他提出的“潜意识”概念你肯定在文学或影视作品中见到过。有人说,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是改变了世界的三个犹太人,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
然而,国际心理学界最权威的两个团体——APA(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和APS(美国心理科学协会,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会员中,认同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学者竟然还不足十分之一。对于现代科学心理学来说,弗洛伊德的作用的确是被无限地夸大了。这种夸大带来的后果就是,人们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个案研究和内省方法,而这些方法恰恰是现代科学心理学所排斥的。科学心理学出现之后,开始主张用科学方法理解行为,采取控制实验等量化研究范式,使研究发现可靠、可验证、可重复,从而使心理学真正加入了科学的阵营。
1879年,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心理学是哲学和实验生理学之子,它传承了哲学的研究问题,同时借助了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现代心理学远远超越了哲学心理学时期的研究内容,横跨了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两大领域,成为了包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诸多分支的学术王国。美国心理协会(APA)设有53个分支机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或应用领域,由此也可以看出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3 科学的心理学(二)
庞大的心理学学术王国也存在着尴尬和困境,各个领域之间分化严重,依据目前的认识经验还难以整合。就如同20世纪早期的物理学,在借助抽象的数学理论整合为现代物理之前,被割裂成了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等众多分支。不难想象,在一所大学之中,心理系的教师是可以很容易地分派到其他各个院系进行学术交流的,教育心理学家去教育学系,生理心理学家去生物学系,社会心理学家去社会学系,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去商学院或管理系……
或许你会疑惑,既然心理学诸多分支在内容上、领域上难以整合,心理学为何还能够成为一个统一体?心理学还有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存在的必要吗?我们应当承认,目前心理学无法达成所有领域的高度统一(事实上,要求任意学科的所有领域具备高度统一性都是不合逻辑的),但是,不同心理学领域存在的共性就是研究方法上的统一性,这也是将繁多的心理学分支联合在一起的关键。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采用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方法来探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其实际应用也必须具备科学的依据和基础。我们有理由坚信,现代心理学是一门将人类固有信念置于科学检验之下的真正的科学。
那么,什么是科学?一般认为,科学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科学基于系统的实证主义。长久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办法是纯粹思考或诉诸权威,科学的出现为人类认识世界开辟了实证的途径。实证是一种基于观察的实践,通过反复验证找寻世界的规律,与思辨的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坚持“地心说”的观点,认为神在宇宙中心安置地球供人类居住,这是从教会信仰出发的思辨式的解释;而哥白尼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就是一种实证取向的做法。单一的实证主义当然还不够,科学必须是系统性的、结构化的实证取向,它由理论驱动、靠理论连接,依据观察结果验证对问题的解释观点。
第二,科学具备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一个新的发现首先会产生于某个研究者的头脑中,此时的状态还算不上是科学。这一发现必须被研究者公开提出,并接受其他人的批评和验证,成为公共知识之后,才能成为科学。公共提出并进行检验,保证了知识不是由于提出者的错误或者是偶然的随机偏差发现的,在这一点上足以看到科学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不同。伪心理学阵营的江湖术士们往往选择避开学术出版渠道,直接通过媒体哗众取宠,宣扬自己的发现;而心理学科学家则是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发现,并接受同行评审和验证。
№4 科学的心理学(三)
第三,科学具备实证的、可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真正的科学问题必须是明确、具体、可解的。如果提出的问题依靠现有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是肯定无解的,或者本身就不可能被验证,就不能成为一个科学问题。“我是谁”是一个终极的哲学问题,但这不是一个实证的问题,就不属于科学领域。我们若将问题不断地具体化和操作化,提出一个新的科学问题——“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否影响青少年的自立人格”,就实现了从“无解”到“可解”。让问题“落地”,才使得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这套模式支配着我们的思维、情绪、动机以及人际互动的种种过程。我们常常会用一些世俗智慧来解释自己做出的行为,并认为这些常识是老祖宗们代代相传的处世法宝。认识科学心理学,也许能帮助我们驳倒这些“常识”的误区。
其一,世俗观念的解释常常是自相矛盾的,难以形成结构化的系统。比如我们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为何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为何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其二,“常识”的解释都是不可证伪的。这些看似毋庸置疑的道理,其实在提出时就没有给我们留出反驳的机会。我们无法说“不可反驳”就一定是错误,但是“可证伪性”才是科学真谛的前提条件(“可证伪性”将在下张卡片专门介绍)。经过科学的研究和验证,昨天的“常识”很可能就变成今天的谬误;而今天的常识,即将在明天与科学心理学展开一场激动人心的碰撞。
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心理学的确饱受争议和误解。有人否认心理学有用,竭力反对将心理学视为科学;也有人害怕心理学被用,担心心理规律的探明会导致人类的灾难。不过无论如何,心理学已经在科学的百花园里站稳了脚跟,正在渐渐绽放它独有的芳菲。
№5 可证伪性原则(一)
我最近状态不佳,隔壁的王大妈苦口婆心地劝我去拜拜菩萨。“庙里的菩萨可灵啦!你看看楼上的小李,拜完菩萨之后生意一直顺风顺水的。”“可是楼下的小张前几天也去拜了菩萨啊,怎么刚回来就摔骨折了呢?”“心诚则灵啊,那是小张心不诚。”
王大妈的理论听上去确实是无可辩驳。她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对“拜菩萨”的效果进行系统的验证。在前一章中我们提到过,科学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可解的问题”。要让问题可解,就必须可以去检验,即可证伪。如果人们在拜完菩萨之后心愿达成,就归功于“拜菩萨”这一方法,算是对其有效性的肯定。公平地讲,若是人们在拜完菩萨之后未能出现好的结果,那就应该是对“拜菩萨”的效果的否定,这样才算合理。可是王大妈的理论却将坏的结果归因为“心不诚”,实质上是合理化了‘拜菩萨’出现的否定效果,这显然违反了可证伪的原则。
可证伪性标准最早是由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提出。该标准主张,一个合理的理论必须要预测明确、两面兼顾。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必须要阐明将会出现的结果以及不会出现的结果。如果不会出现的结果确实发生了,就证明这个理论有问题,需要被修正或者推翻。可是,如果一个理论对任何未知的结果都能够自圆其说,那就值得我们怀疑了。这样的理论将永远不会被修正或推翻,它把人们永远地限制在思维的牢笼中,得不到任何进步。
在这里我们还要区分一下理论和假设。理论是一组能够对未知结果做出解释和预测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假设则是理论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是可以直接被观察数据所验证的猜想。当提出的假设没有被实践所证实,而是与观察结果相矛盾时,我们就要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修正,甚至是重新构建一个理论去解释事实。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我们的科学体系就被建立了。所以我们目前的科学讨论,并不是直觉与猜想,而是已被证实或是未被证伪(并非不可证伪)的理论。
№6 可证伪性原则(二)
一个假设做出的预测越精细,它被证伪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我预测“下一辆驶过我们面前的汽车尾号一定是5”,那么我预测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若在这种精细的预测下,下一辆驶来的汽车尾号真的是5,你一定会觉得我的预测理论很神奇,也很有说服力。可是,如果我预测“下一辆驶过我们面前的汽车尾号一定不是5”,那么即使我预测成功了,你也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的预测太过笼统。
好的理论总是会将自己可被证伪的一面展示出来,而坏的理论却从不肯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许多人都相信星座性格分析,常常感叹“这个描述简直和我一模一样”。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星座对人格的描述都是笼统的、一般性的。若是遮住星座类型只看下面对应的描述,你会发现几乎每一种星座的特点都有你的影子,例如“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偶尔也会发点脾气”、“你渴望交朋友但是也希望有独处的空间”,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描述的确容易令人接受,但它并不能反映出你的人格本质(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科学总是在犯错中逼近真理,不允许自己的理论被证伪才是人类最大的危险。弗洛伊德的理论提供了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观点,但这种解释都是事后的,难以发挥预测作用,亦无法让我们去证伪,这也是后世的心理学家们对精神分析学派逐渐丧失认同的原因所在。可证伪的标尺让现代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可证伪的理论,这或许正是心理学作为一门处于自然和社会的边界、研究人类主观世界的学科的特色。受到方法论的制约,世界上大部分现象还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不可证伪的理论不在科学的解释框架之中,也不在本书的讨论范畴之中,这似乎是一个更为深刻的哲学问题。
思考与讨论: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后,你明白“科学心理学”究竟是什么了吗?请举出它的三个特性,并回想一下你所熟知的心理学知识,是否都符合这些特点呢?
“可证伪性”是科学命题的真谛,只有将命题置于检验之下才能让我们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回想一下,你这几天是否对某件事下了结论?它可以证伪吗?如果可以,需要如何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