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时候,人性之中的自私是藏着的、掖着的,不易发觉,直到遭遇现实、生活的真相被撕开,人才会看到自己有多伪善、多复杂。鲁迅的《弟兄》剖析的正是这样一种心理。
《弟兄》讲述的是张沛君和张靖甫这对兄弟两,因为兄弟情深在周围人的眼里被当作是“兄弟怡怡”的榜样,但是有一天,弟弟张靖甫生病了,张沛君联想到靖甫若是因病去世后自己可能会遭遇的困境,而不禁暴露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至此再也不能坦然面对他人的赞赏了。
在这篇短篇小说中,鲁迅对张沛君的心理刻画非常到位,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张沛君是如何发现自己内心的不堪和自私的?
在众人眼里,在张沛君眼里,相比同事家里兄弟之间的斤斤计较,自己和靖甫可以算得上是模范兄弟。这不仅是外人认可,张沛君自己也是认可的,他觉得自己和弟弟从来都不太在乎钱财,不去计较得失,他也享受这种外人的认可和赞赏,还愿意帮着劝导人家。
而这几天,弟弟感染了风寒,正在家休息,张沛君听到别人说可能是流行的猩红热时,确实有些担心弟弟,所以哪怕价格高,也要请西医过来给弟弟看看,张沛君自己也请了假早早回去了。
此时的张沛君慌了神,因为关切所以忧虑,西医迟迟不来,就去请了中医,虽然他并不太信中医,结果中医说是猩红热,康复与否要看运气。
但他还是执意等西医也再来看看,而就在等待的空档,中医的诊断让张沛君心神不宁。
张沛君越看越觉得弟弟靖甫病重。此刻不仅有景色描写,月色下古槐树影影绰绰的影子更衬得他内心慌乱,还有对声音的描写——汽笛声,这段描写尤为精彩。
起先张沛君听到声音就跳起来,以为是医生到了,但却不是。然后他开始仔细聆听,试图分别出医生的汽笛声,于是他的专注让他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汽笛声,这些汽笛声也让他更加紧张不安。
与此同时,张沛君也开始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如果弟弟去世了,整个家计如何维持?靠自己一个人怕是不太容易,毕竟自己有3个孩子,弟弟还有2个,也要自己照料,以后读书是个问题,不可能都上得了学,但自己的孩子又聪明,可是这样做的话,有可能叫人说闲话……
张沛君的所思所想不可谓不现实,但身处在担忧、焦虑、不安的情况下,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会最先跳出来。
然而晚来的西医打消了张沛君的顾虑,诊断后说弟弟只是疹子,张沛君宽心了,“惊喜的声音也似乎发抖了”,可送完西医,知道了西医的汽笛声是什么样的之后,张沛君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人在经历急悲急喜之后,确实会这样。
这一晚,张沛君做梦了,而且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噩梦:弟弟去世了,张沛君给他背棺,旁人交口称颂;他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学了,弟弟的两个孩子哭闹要去上学,张沛君觉得自己有了威严和权力,打了他们;孩子们去找了别人来撑腰理论,张沛君和众人解释自己不会昧了良心。
这样一个梦让张沛君彻底看清了自己自私虚伪的一面,所以当他再回到办公室时,面对他人照旧的夸奖,张沛君这回不再慈祥微笑,而是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深处也是一样的可怖。
在鲁迅的这篇《弟兄》之中,其结尾更是很多人讨论的一个问题:东郊出现了一具男尸,同事说他来处理,让张沛君早点回家看看弟弟,而张沛君则说他来办。
有一种观点是猜测这具尸体其实是弟弟的,也就是张沛君杀害了自己的弟弟,再把他搬到荒郊野外,这样就能利用公职收拾下葬,省了一笔送葬费。
但笔者不太认同,因为张沛君的前后行为还是能够表明他是真的关心弟弟的,况且弟弟去世于他并没有什么好处,弟弟好生生地活着,他们才更可能维持生活,也能够继续兄弟怡怡的样子,虽然张沛君已经看清了自己,对自己失望,也辜负了弟弟。
这件事更像是一个微小的刺,事情本身不大,只是一场病,却意外地戳穿了张沛君的面具下的虚伪,在生活尚可的阶段,大家都能够保持理解和关切,友善地对待他人,可一旦经济拮据、生活窘迫的时候,人性之中的偏私自利就会显现出来,面目狰狞。
其实,这篇小说是根据鲁迅的真实经历改改编的。1917年,鲁迅的弟弟周作人生病,在听说了很多人死于猩红热之后,鲁迅也很担心周作人,于是也请了西医来看,诊断后也说得的是疹子。
我们已无从得知鲁迅当时内心的真正想法是怎样的,而再看《弟兄》这篇小说,不管是鲁迅写来警醒自己,还是警醒世人,读者且就看完警醒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