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面纱》 书中所得25
说起毛姆,人们一般会想起他那部名满天下的《月亮与六便士》,但这部《面纱》其实离中国人更近一些,且同样充满哲理。
一、毛姆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
毛姆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中学毕业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肄业。1892至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189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15年发表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毛姆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进入英国情报部门,在日内瓦收集敌情。后又出使俄国,劝阻俄国退出战争,与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有过接触。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
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以后又去了拉丁美洲与印度。1919年,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问世。
毛姆于1928年定居法国地中海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去英、美宣传联合抗德,并写了长篇小说《刀锋》(1944)。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
二、毛姆看中国
被誉为“故事圣手”的英国作家毛姆,曾经长途跋涉抵达中国。他游历了江河山川,见识了风土人情,并以所见所闻为灵感,写下了小说《面纱》。
毛姆对中国很有好感,他说,“北京是世界上安度余生最惬意的城市之一。”
他一生酷爱旅行,他曾两次去马来亚等地区,生活了10个月,写下了一本脍炙人口、充满浓郁的东南亚风情的短篇小说集《木麻黄树》。1919年到1920年冬季,45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1500英里,《毛姆看中国--在中国屏风上》就是他此行的产物,之后创作的小说《面纱》故事背景也同样发生在中国。
在《毛姆看中国--在中国屏风上》一书中,他描写了天坛、长城这样的景点,以及孤儿塔、街道、大江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对当时国人的描写,挑山工、纤夫、车夫、搬运工...他还拜见了当时的名家辜鸿铭,还被辜老先生一顿怼。他赞美长城的“巨大、雄伟、令人敬畏”,“静静地耸立在薄雾之中”;赞叹最贫穷的村庄里农家简朴的门上那可爱的雕刻,窗户的花格所构成的复杂而优美的图案,古桥的栏杆上栩栩如生的狮子或龙的雕像;中国普通民众的吃苦耐劳也给他印象深刻。长江上纤夫们拉船时喊出的高昂有力的号子令他震撼,他不由得称赞这江中号子中表达的“人类战胜无情的自然力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对赤脚裸身、汗流浃背的纤夫们那痛苦的呻吟中传递的“人性最沉痛的啜泣”,寄予了真切的同情。至于他一贯的犀利笔法,也留给了抨击人心不古、礼崩乐坏,雅好古玩却又虚伪贪婪、聚敛财富的“内阁部长”,精通多国外语、学贯中西、高谈阔论,同时沉湎于花街柳巷的哲学家,以及留在中国想走走不却又各种不满的英国同胞。毛姆为二十世纪20年代战乱贫困的中国留下了一幅幅光怪陆离但真实度颇高的剪影。
回家前不久,毛姆给他的经纪人戈尔丁•布莱特写信道:“不管怎么说,我搜集了很多资料(除了玩儿得很开心之外)。”他用他提到的这些资料写出了三部作品:一部戏,《苏伊士之东》;一本小说,《面纱》;还有一本游记,《毛姆看中国--在中国屏风上》。
三、《面纱》故事梗概
女主人公凯蒂是生活于伦敦名利场的一位富家小姐,她容貌娇美,但精神空虚;她向往爱情,但爱慕虚荣;她待字闺中,但处处受到母亲的责备与逼婚。面对这种种危机,她决定给自己的爱情来一次历险:匆匆嫁给了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但却深爱着她的细菌学家瓦尔特,并随其来到了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冲动的历险为其婚后的出轨埋下了伏笔。婚前,凯蒂对幸福美满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但丈夫的刻板严肃、疯狂工作和乏味无趣,使她顿觉寂寞、孤独和失落,不久就被花言巧语、生性多情的有妇之夫,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森俘获,坠入婚外情而迷失自我。奸情败露之后,丈夫的疯狂报复、情人的无情冷落和自己的无限悔恨使凯蒂再次陷入了人生的危机。无望的她决心再次历险:陪丈夫奔赴霍乱肆虐的偏远山村--湄潭府。
在湄潭府,凯蒂经历了绝境下的自省,看清了查理的虚伪,体验了修女的博爱、无私以及对信仰的坚定,得到了宗教与道德的救赎,亲历了丈夫的死亡,彻悟了他的博爱与爱情的狭隘,遭遇了与查理的欲火复燃,经历了对情感本能、人性污点的幡然醒悟,坚定了追寻自我的意志和决心,最后她毅然踏上回家的路,重新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依据毛姆在该书序言中的说法,该小说的灵感有两个出处:一是他去意大利时读到的但丁《神曲》的《炼狱》篇中一个情节,锡耶纳的一位贵妇因丈夫怀疑她出轨,将她带到位于马雷马的城堡,期盼沼泽的毒气将之毒死。另一个说法是关于毛姆在旅行途中听说过的一个在香港的英国女人的故事。以此为蓝本确定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原型,《面纱》由此诞生。
四、一头一尾两句话
1.面纱
小说《面纱》的扉页上的第一行文字:别揭开这神秘的面纱——雪莱。雪莱的原诗如下:
《别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别揭开那些活着的人们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
尽管这都是些不真实的假象,
但却模仿着我们所相信的一切,
而随意地涂抹上颜色,在其背后潜藏着恐惧
和希望,交织着不同的命运;谁曾将
他们的影子编织在那幽远的深谷中。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曾揭开这彩色的面纱,他在寻找,
他迷失的心灵是如此柔软,令他不懈追求着他爱的归宿,
但却未曾寻到。唉,这世上已无一物
能够寄托他的爱。
他行走在沙漠的人群中,
就像是无边黑暗中的一片光辉,灰暗画面里的一块明斑,
他拥有一颗追寻真知的灵魂,
但像那传道者,也无法寻觅它的踪影。
2.死的却是狗
瓦尔特说完“死的却是狗”就去世了。此话源自西方文坛诗者戈德史密斯《挽歌》当中的一出非常著名的典故。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了一条狗,后来人畜反目,狗发疯将人咬伤。大家都认为那个好心人会死掉,最终死的却是狗。
难不成瓦尔特一直认为自己是那条狗,而凯蒂却是那个好心的主人?
五、电影
我看过的这部小说的改编电影有两部,1957年版和2006年版。
1.1957年版《偷恋》
原名为《The Seventh Sin》或《The Painted Veil》翻译成《偷恋》肯定是为了市场。也有直译成《被涂上的面纱》、《第七罪》、《第七宗罪》的。 片长94分钟,1957年6月28日在美国上映。
导演是罗纳德·尼姆和文森特·明奈利,编剧是卡尔·顿伯格和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主演有:埃琳诺·帕克、比尔·特拉弗斯、乔治·桑德斯、让-皮埃尔·奥蒙特、弗朗索瓦丝·罗赛。
其中女主埃琳诺·帕克是曾出演《音乐之声》主角的明星,号称“百变女王”,非常漂亮,但用现在的标准看,表演有点夸张。
2.2006年版《面纱》
此版《面纱》(The Painted Veil)由约翰·卡兰执导,罗恩·内斯万尼尔担任编剧,娜奥米·沃茨、爱德华·诺顿、列维·施瑞博尔、黄秋生和夏雨等联袂出演。片长125分钟,于2006年12月29日在中国上映。
两部电影比较,1957版更接近原著,但是一部黑白片,总体电影艺术和技术水平当然逊于2006版。2006版的结尾设计比1957版舒适一些,女主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但1957版保留的原著中男主遗言“死的却是狗”可能更合理。总而言之,各有千秋吧。
但电影和小说还是不太一样的。电影讲的是爱情和成长,小说讲的是人性和人生。
电影《面纱》有最美的风景,还打着“真爱一生只揭开一次”的宣传,原著中那些残酷的细节却没有体现。原著中,凯蒂在爱情、背叛、死亡的漩涡里抓到救命稻草,仿佛脱胎换骨。但是对于瓦尔特,知道他死亡,她也清楚自己并不爱她,心里有的是负疚,要的是原谅,因为“如果他原谅了她,也就原谅了他自己”。而瓦尔特,不是电影中那样,一直深爱着凯蒂,他也有他的自私他的狭隘,直到死,他两行眼泪掉下来,说的却是《挽歌》里那句话。
而凯蒂最后知道,瓦尔特极有可能是拿自己做实验,最后才感染至死。正当读者们对这故事唏嘘感慨甚至是有所收获时,毛姆又将那个刚刚建立起的新凯蒂的外衣又撕开,狠狠地讽刺了一遍:凯蒂回到香港,接受遗孀的好待遇,被曾经的情夫妻子邀请住在她家,然后又控制不住自己,和那个她已经看透了的人滚床单。
和2006版电影里,那个在花店偶遇情夫时,对儿子说了一句“他谁也不是”的洒脱女人根本就不一样。电影说的是爱情让人成长,书则更复杂,也更现实。这也许与毛姆的经历有关系。
在毛姆的原著里,爱情只有怨恨和欲望、背叛,这些和他笔下的宗教、制度、传统、文明和愚昧等等一起,共同组成一块面纱,揭开之后,那张脸未必美丽如初。和凯蒂所承受的各种痛苦,不断的建立、推翻、质疑一样,人生不知还有多少面纱。小说最后又提到了她母亲的死亡,和父亲的老态,而最后孩子的孕育,她祈求父亲的原谅,而且勇敢承认、承担。她看到一条安宁的路,她的面纱终于揭开。这时的凯蒂,才宛若新生。而在电影中,这些均一带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