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那么,有哪些育儿方法,是非常容易惯坏宝宝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14种做法。
1、宝宝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无论宝宝想要什么东西,家长都会给宝宝买买买。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宝宝觉得,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是本来就应该做的。
2、不理会宝宝说粗口,宝宝想说就说
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看到电影中的人物表演,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身边一些大人的做法,宝宝都会去学习。粗口就是其中一种,当宝宝说粗口时,家长不去理会。孩子肯定会以为,说粗口没有什么所谓。
3、感觉宝宝还小,不让宝宝做家务
感觉宝宝还小,宝宝想帮忙做家务的时候,都不让宝宝做,久而久之,宝宝就觉得,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
4、宝宝做家务,跟家长拿劳务费
等宝宝稍微长大一点,宝宝帮忙做家务,就有可能会跟家长谈条件,比如做多少家务,让爸爸妈妈给多少零花钱。当没有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时,宝宝就肯定不会想做家务了。“家务”和“零花钱”的关系,建议分开会比较好。
5、从不批评孩子
孩子很难分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是宝宝做错事情,家长没有及时把宝宝做错的地方说出来,长大之后,想要纠正,就更加困难了。
6、爸爸妈妈批评宝宝,爷爷奶奶站出来袒护
当爸爸妈妈批评孩子时,有部分爷爷奶奶会站出来护着宝宝,用宝宝年纪还小的缘故,让家长原谅孩子的错误。或者当爸爸妈妈批评孩子时,爷爷奶奶当面指责爸爸妈妈的不是。这样的做法,会让宝宝觉得爷爷奶奶,就是“靠山”一般的存在,可以不理会爸爸妈妈的教育。
7、任由着宝宝玩手机,打游戏
数码产品越来越普遍,家长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疏忽了陪伴,让宝宝长期沉迷于玩手机,打游戏中。无论是对宝宝的语言发展,还是在未来和他人的交际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及时遇到问题,也有可能选择逃避自己。
8、宝宝一哭闹,就迁就宝宝
公众场合,在家长不肯买玩具的情况下,宝宝为了让家长购买玩具,通常都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很多爸爸妈妈为了让宝宝停止哭闹,就会选择迁就宝宝,满足宝宝的愿望。迁就了一次之后,宝宝下一次很有可能还会加大哭闹的力度。
9、特殊对待宝宝
比如,经常把最好的东西夹给宝宝吃,节假日都给宝宝买礼物,宝宝有不尊重老人,不尊重比自己小的孩子,都可以被原谅,给宝宝许多“特殊”的权利。
10、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条件支持孩子
无论宝宝做了什么事情,家长都无条件支持孩子。要是宝宝在幼儿园把其他小朋友打哭了,家长依然支持自己的孩子,那么宝宝也会认为,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暴力”来解决的。
11、时时刻刻都以宝宝为中心
宝宝习惯了成为大人的焦点,习惯了接受表扬。当家里有客人来做客,没有注意到宝宝的时候,宝宝就有可能会出现无理取闹的行为。长期习惯了接受表扬,遇到批评,也很容易滋生自卑感。
12、经常求着宝宝做事情
宝宝不肯好好洗澡,或者宝宝不肯乖乖吃饭,家长选择放低自己的姿态,求着宝宝吃饭,求着宝宝洗澡。家长除了很难树立起威严外,宝宝也有可能更加不配合。
13、不教宝宝独立穿衣吃饭,觉得宝宝长大自然会
宝宝想要独立的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独立穿衣吃饭,铺床,洗衣等等。家长都选择“帮”宝宝完成。这样做,肯定很难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14、去别人家里玩,宝宝随意进出房间,或随意拿走玩具
带宝宝去朋友家里玩,发现宝宝随意进出别人房间,家长没有及时阻止。或者宝宝临走时想要带走玩具,家长也选择支持。这样做,除了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外,宝宝也会觉得,带走玩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