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罗杰斯将个人形成分解为两个问题:个人形成的过程?成为什么样的个人?
个人形成的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深入面具的背后,即通往内向的挖掘,找出常在自己潜意识深处的自我。大多数人在内向察觉的时候一直不停的深挖,总是能发现我们表面情绪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往往只是一个假象,而真正困扰我们幕后的黑手一般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恐惧。
这让我想到了防水工程,做防水想要治根,最重要的是找到漏水的根因,也就是漏水点。如果单纯只是看到漏水的地方,那里其实只是漏水的最外层的显象,再怎么堵漏也是治标不治本。
当一个人能够向内审视真实的自我,并勇于面对他发现的自我的矛盾,他就会意识到他的行为以及他的情感体验有多少是不真实的,大多都是被“别人”裹挟后行为及情感。
这一段让我的感触特别深,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被裹挟着的人。总是被别人所影响,习惯根据别人的要求去生活,习惯去遵循别人给出规定的标准。这样的人也常常会被人认为是没有主见的那一群人。但每个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个体,与生俱来本应该就是独特的。所以丹麦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指出:最常见的悲观绝望是那种不去选择做自己的绝望或者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绝望,而最深行事的绝望则是选择“成为一个他人而不是自己”。
其次,体验情感。这里其实我是打一个问号的?因为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情感情绪,但往往就像我们呼吸一样,习惯到已经忘记他的存在。
有的时候学习或听课,别人总是跟你说要感受自我的情绪,察觉自我的情绪理论,大家听的都很多,但仍然会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觉察情绪,后来当一个老师跟我说,当你想要觉察情绪的时候,我首先建议你要知道有哪些情绪,这些情绪是什么样的定义以及体验感。人的情感情绪是复杂的,他跟颜色一样有不同种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在一起混合搭配,又会形成新的颜色。
最后在体验中发现自我。罗杰斯说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去发现存在于自身的实际情感与行为反应中的统一和谐与融洽无间,而不是试图把个人的经验装进一个面具,使它成为一种不真实的形式或结构。
以上就是个人形成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人化茧成蝶的过程。我们认识到自我,接纳自我,体验自我,最终成为自我。不被外在环境所裹挟,不是顺从他人的表象,而是一个拥有自身独特情感与个性的真实的人。
那我们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个人呢?
罗杰斯表示,既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独特的人,那么成为什么样的个人也就是不同的了。
但不管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这些真实的个人都会拥有共同的规则:
1.对经验开放
对经验开放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认知与眼界的扩大。我们现在常常说人的格局,人与人之间格局的差别就在于你是用外界环境作为不断的新知来扩充自己的认知,还是用自己框架内的认知来限定外界环境。
2.信任自己的有机体
当我们对经验开放打开自己的宇宙这些不断累积的成长的自己也愈发给了自我的自信。当我们对自己的经验开放获得足够多的信息,进而熟悉并自信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们就能够更好的不断获得并加强觉察到自己以及更加准确的权衡自己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
3.内在的评价源
罗杰斯说在个人形成的过程中,另一个明显的趋向涉及决策选择的发言,或者说评价性判断的源头称之为评价源。当事人越来越感到这种评价员存在于他的内部,即不在被外部环境所左右。对于他自己唯一要紧的问题是我对我自己是怎么看的?我想选择什么样的自我?而对于他自己的信念变成了:我是那个自己作出选择的人。这是一种令人兴奋又有力量感的体验。
4.成为过程的意志
我们在成为一个什么样人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以上的规则,而这个过程的规则又不断加固我们的意志,循环往复。同样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像终身成长的学习者一样,没有一个人生的固定终点。
罗杰斯用一段话汇总了个人形成:“在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会出现一种个人形成的过程,此时个体会丢弃一个又一个他面对生活时的防御面具,他充分体验到了自己隐藏着的那些经验的层面,他在这些体验中发现了那个一直生活在防御面具背后的陌生人——他自己,而这个正在显现形成的人所特有的一些品质:是对他的有机体的经验更加开放,养成对有机体这个敏于生活的工具的信赖感,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的评价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过程中去,并从中不断的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新的自我的生成与变化。这些是个人形成过程所涉及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