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提出了要促进个人的成长,需要建立一种助益性的人际关系的假设。在这一章里面就深入地探讨了一些相关的实验证明这种助益性关系的有效性,以及他个人的一些体验和思考。
他认为,心理治疗关系就是至少有一方或者双方,都希望能够发生某种变化的,是个体的潜力了更多地得到欣赏,更多地得到表达,更好地发挥作用。那么,这种能够让促进人成长的助益性关系,都有什么特点呢?他通过了几个实验,去说明。
首先他提到了几个关于对人的态度的实验。
一个是父母对子女态度的,这个实验发现“接纳-民主型”的父母更有助于促进成长,这些家庭的小孩智力发展更快,更有创造性,更有安全感和自控力。而相反那些拒绝性态度的父母,孩子的情绪会不稳定,逆反,攻击性强,这可能是缺乏认同和安全感导致的。
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病人和医生的研究,发现那些对病人治疗比较成功的医生组里面,他们倾向于把病人的行为看作是对他有意义的行为,而并非是把这些行为看作是一种病症去对待。同时,他们也趋向于把治疗的目标定位在病人的人格改变上,而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减少病症。这些医生,一般都会积极参与到他与病人的关系中,比较少给实际的照顾、建议和指导,反而能让他们和病人产生出一种充满信赖的关系。
还有一个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待治疗师的。他们指出,可以解释他们身上发生变化的态度因素有:对治疗师的信任;得到治疗师的理解;能够独立作出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他们认为治疗师最具助益性的做法是澄清并诚恳坦率地说出当事人朦胧的感受。(就是能够说出当事人自己无法表达的感受)如果治疗师的态度缺乏对人的兴趣、表现出疏远或者距离感以及表现出过度的同情,都被看作是无益的。而且,如果治疗师对他们的个人决策急于具体的建议,或者过分强调过去经历而不是眼前的问题,都是毫无益处的。另外,还谈到 了治疗师经验与获得这种关系的区别,就是专家与非专家的区别。有经验的治疗师,能够理解当事人的意思和感受,敏于感受当事人的心态,不导致过多的情感卷入的热情和兴趣。其实,对当事人意思的“理解”,本质上是一种渴望去理解他们的态度。只要你渴望去理解,你会调动你全部的脑力很感受去理解和共情。同时,他还举了一个“皮肤电反射”实验的结果,证据表明,当治疗关系被体验为脚底接纳时,有机体就会产生对抗威胁的反应,即便在生理水平上也明显可见。
所以,罗杰斯认为真正重要的是治疗师的态度和情感,而不是他的理论取向。他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比他的态度重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对治疗师的态度和情感的看法对当事人影响重大,当事人的感受才是关键所在。我记得江教授在课上说过,人本的根本其实是非技巧性的,而态度的认真和诚恳本身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所以他开玩笑说,那些聪明勤奋的人学精分,又笨又慢的人学人本。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在人本咨询的方法中,态度的诚恳和接纳,比你用什么方法技巧更为重要。
接着,他又从一些非助益性关系的实验中,尝试寻找其他的咨询方式的问题。例如,他提到对病人进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治疗,通过机械的行为刺激对病人进行奖赏,但发现当奖赏行为存在的时候,病人能够获得好的转变,而一点奖赏行为消失了,病人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他的解读是,病人与一台及膝的都需要建立起信任,如果机器无法让病人持续产生信赖(这个信赖的基础是无时无刻地不断提供行为对应的奖赏)那么这种关系就不是一种具有助益性的关系,因为他无法让人在经历过这段关系之后独立成长。然后他也提到了关于依恋的猴子实验,即便直接的食物奖励再多,也不能替代幼猴明显需要和河网得到的某些知觉品质,(就是它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和柔软感的保护)
最后他还提到了两个研究,是关于用学习理论、精分和人本,三种理论架构对嗜酒群体进行帮助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发现,学习理论的效果最差,因为学习理论的操作分了三个步骤:1,你出现了让人不满意的行为;2,探讨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3,确立正确的行为和习惯;但在这过程中,治疗师尽量排除了自己人格对于治疗的影响。也就是说,没有尝试与群体建立关系,只是把他们当作客体来对待。罗杰斯认为,这是失败的原因。而结果显示,精分让来访者获得一些积极的收获,而效果最明显的是人本的方式。
然后,他对“如何创造一种助益性的关系”表达了10个他自己的思考:
第一,我们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别人看来是一个可靠谱,值得信任,始终如一的人?他认为,尽管有时候我们也会不认可当事人的某些行为,有时候我们会在不自觉间表现得前后不一,这些当事人都是能感受到的。所以,最好的心态是,我们应该让自己变得“透明”,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坦诚,让自己也让当事人能够看到我们内心在这段关系里的变化。我的理解是,当你不接受或者感觉不对,可以不带评判性地表达,但当你在关系中态度发生了转变,也应该坦诚说出来。所谓的透明,就是让人能清楚看到来龙去脉。
第二,能否将真实存在的信息,清晰无误地传达给当事人?他认为,我们只有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才能做到准确无误地传达。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防具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能真正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而这样会让我们治疗陷入失败的困境。他认为,接纳真实的自我,并能够透明的向别人表现这样的自我,是世上最艰难的任务,而且我们可能永远完成不了。但,即便你只要意识到了,也是存在一定的意义的。它的启示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想要促进与我们相关的他人成长,我们自己必须要不断成长;成长的却常让人感到痛苦,但也令人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第三,在面对别人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态度。这里指的是,我们是不是能保持热情、关怀、喜欢、欣赏、尊重,即便在面对一些我们不认同,不想情感投入的他人。这里他提出了我们与别人保持距离的疏离感,也就是那种普遍存在的职业化的态度。其实,我们不想参与到别人的情感中,心理治疗师不想卷入到当事人的情感中,其实是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但我们也要知道假如我们能够学会不带防御面具的关心他人,积极投入情感而感到安全地与他人真正建立当事人话的练习,那就一种真正了不起的成就。
第四,我们足够坚强吗?足够坚强到可以允许他人独立于我们吗?是否可以持之以恒的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与需要?长大意味着分离,当我们离开家,尝试去寻找生活的独立,也逐渐要实现人格的独立。但很奇怪的是,有时候即便我们生活上已经能够完全依靠自己活着,但我们在人格上依然是一个需要被爱,被关注的小孩子,虽然我们离开了家,但这份想要被宠着,被哄着的需要却没有被独立出来。甚至,我们在离开家之后,在朋友中,在公司,在学校,都在不断地渴求。人格独立,是生活独立的下一站。而这需要我们的心灵也长大,足够坚强去面对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并充分地理解,我是谁。最近,我跟朋友聊天,聊到了“人生开关”这个话题,由于她一直觉得自己被别人的情绪影响,她很在意别人的感受,但她也因此而觉得不自由。我就跟她讲到了,其实她手握着一个开关,她可以自行决定,在面对别人的时候,是要把这个开关打开,还是关掉。甚至,还可以调节温度,亮度,时间,强度。她才是自己情绪的主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她告诉我,这个想法十分有效,她感觉到了一种掌控感,她不再觉得自己的情绪是受控于他人的,她对于之前困扰的事情,感觉到了更有把握,更能知道自己要什么时候关掉,或者打开按钮。同时,我们在尊重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权利去掌握自己的开关。尊重他人,尊重他人跟自己不同,有不同的观点,“只有我们能够自由自觉地感受个人独立自主的力量之时,我才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更深刻地理解喝接纳他人,因为这是我已经不在担心会失去自我。“
第五,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我是否足够安全,从而允许他人独立于我而存在?当我们内心不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会害怕别人跟我们不一致,因为他人的选择不同在我们内心其实意味着对我的某种”否定“。以前,我看跟我不一样的人,总是不顺眼,我只会觉得是不是我的心胸不够开阔,但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是我自己不够强大,以至于不能容许别人的不同。别人是怎样的,其实都是我们很主观的判断,如果觉得他傲慢自大,你能够接受他这种状态,而不让他影响到你吗?甚至,你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吗?能接受他这样吗?这里提到一个实验结果,越是自我调节差、胜任力不强的咨询师,越容易诱导当事人与他保持一致。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下属上司,当你发现他们跟你的想法不一样,甚至你感到这种不一样引起了你的不舒服的时候,你需要警惕和思考这个问题了。
第六,我是否能够让自己完全进入他人的情感和个人意义的世界,而且设身处地、见其所见?我理解的是,这就是无条件的接纳,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进入了他们的世界,我们要知道这是跟我们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啊,所以,这不是我的世界,我们就抱着一个去观看去旅游的心情,去走走看看。这是在拓展我们的理解范围。所以,我们不应该去评论,评价,甚至批评别人的世界。相反的,我们抱着去了解的心情,去思考他的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即便我们自己也能从中有收获呀。在理解别人的过程中,不做判断,甚至要懂得尊重,知道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反应,对于这个人的意义子啊哪里,什么是他没说出来但却对他有意义的。或许,我们在用一种非常笨拙的方式去跟人沟通,并没有什么技巧和手段,但着对于来访者却是有意义的。
第七,我们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我们的方方面面?我是否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这也是关乎到“无条件积极接纳”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当事人的时候,是有条件的,我们就会不允许他们超出我们的调节,这样他就无法去认识自己和探索他自己之所以这样的原因。但罗杰斯也发现,“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各个方面接纳他人,原因在于我自己被他的情感吓到了,因为某些威胁而感到恐惧。如果我要更好地帮助别人,那我自己就必须不断成长,必须学会在这些经验领域中接纳自己。”还是回到那个问题,无条件积极接纳别人的前提,首先是要无条件地积极接纳自己。阻碍我们去接纳自己的,其实是我们感到了陌生的恐惧,因为可能某些事情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让我们恐惧。恐惧未知是人的天性,这可能是我们进化过来的基因,基本无法改变。但当我们感到恐惧的时候,尤其是心灵恐惧,我们要提醒自己,想一下,这是否因为超出了我们对某些事情的理解范围,而不要先急于去逃跑。
第八,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皮肤放电试验。当当事人感受到来自治疗师的负面或否定情绪的时候,他们就会逃避一些不被认可的情绪。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无法在这段咨询关系中去自由探索他的内心,并开始学习体验并处理他自己具有威胁性的内心情感和冲突。
第九,我是否能够是当事人完全避免外在评价的威胁?其实这个问题在当时小组讨论的时候,也有被提到。我的感受是,这提醒了我,我们的生活是多面的,而我们在选择做事方式的时候,首先要判断清楚自己身处的环境。如果我们身为咨询师面对当事人,在一个咨询的场景中,我们应该奉行人本的方式去避免评价和无条件积极接纳,因为我们在这里的责任是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但如果我们身为领导,或者如果你是一名政客,那在一个组织里,你的责任就是去推动事情的发展,为企业和组织负责,这样的话你就需要对人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让你的团队和周围的人,按照这个方向和标准去做事情。想通了这一点,我也解决了自己一个困扰。然后,再回到这里的话题,现在作为一个秉持人本理念的咨询师去思考,我们会认为,外部的评判无法促进个人的成长,不管你说他好还是不好,他都会立刻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他就会在咨询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思考自己。但这明明就是你的标准,而不是她自己的标准。罗杰斯的理解是“我现在已经明确认识到,如果我能够使人际关系尽量远离判断和评价,我就越能够使对方达到一种境界,即了解到评价的焦点和责任的核心都在他自己。归根结底,他的经验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要由他自己负起责任来,无论多少外在的评价,都不能改变这一点。我们不去作评价,这才能让他真正地获得自由,去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从这段话里面,反观我们自己,我们也在一个充满评价的环境中长大,我们不自觉地受到来自于环境,暴露在别人有意无意的评价中,我们是否有真正明白,别人其实无法评价我呢?别人的评价,都是处于他们的所需,而回归到内在,我们应该明白这并不是我们应该直接拿来用在自己身上的标准。
第十,我能够真正与一个他人平等对话吗?所谓的平等待人,首先自己不能对人有任何的偏见和评价,尤其是在对一个来访者,我们先不要去判断他是什么问题,他是什么身份。这其实回应到罗杰斯说对他影响深刻的三件事中,那个孩子的母亲的咨询经历中。他发现,当我们对一个人以空白的心态对待,不要评价,不要偏见,带有一种无条件的接纳与肯定,从这个点开始,我们把对方当着一个未完成,正在不断完善状态的人去对待,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对方一次探索的空间。这里有几段重要的话“肯定意味着,接纳另一个人的全部人格,确认他,理解他,尊重他,促其变化。我在内心确认他,那么在他内心,关于这种人格,就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如果我把另一个人,当作固定不变的,已经被诊断和分类的,已经被他的过去塑造成型的客体来接受,那我就是在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持这种狭隘的假设。如果我把他当作一个当事人形成的过程来接受,那么我正在做我能做的来确认他,或者说使他的潜能得以实现。” 在最后他还提到,如果我们能把人际关系看作是一个机会,是为了“强化”他的全部存在,即使他作为个人所具有的存在的一切可能性,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倾向于支持这种假设。就是说,我们如果不去评判地肯定对方,把他如今的处境看成是一个过哼,而我们是为了强化他作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整体而存在的,他未来的改变就会得到去支持,即便这只是一种假设,它也能得到支持。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确认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确认他有能力创造自己内心的完善。
最后他提出的问题也是解答了我看到这里内心的惶恐。作为一个咨询师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在磕磕碰碰地成长。我也不足够成熟,我们的局限是否会伤害那些脆弱的,需要协助的心灵?他说“我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促进他人独立成长的关系,取决于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程度。这个想法或许会令人感到不安,但也是人充满希望,并富有挑战性。他表明,如果我对创造助益行的人际关系感兴趣,我们的前面就是一份充满魅力的终身职业,他会不断扩展我的成长空间,并永远激发我成长的潜能。”这真的是一种极度的坚定和乐观的信念。不用担心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我们跟每一个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在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的过程中。
他在最后的总结特别让我感动。他让我看到了一个学者的格局,他不是仅仅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努力,他有更高远的寄望,也在当下这个被算法裹挟的世界,一个最好的答案。“我们的未来不是依靠物理学。它依靠我们这些努力理解并与人类互动打交道的人——努力创造助益性关系的人。所以,当诸位以自己的方式在你们所处的人际关系中为促进人的成长努力工作时,我希望,我提出的问题对各位增长理解力和洞察力,会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