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包子引发的……
1
一个包子引发的……,包子能引发什么呢,多年前有个视频剪辑,把电影给剪成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馒头能引发血案,包子能引发什么呢?
包子比馒头好吃,也比馒头好看,圆滚滚的馒头连个褶子都没有,包子就有一头漂亮的花环。包子不仅有肉包子,还有素包子,三鲜包子,豆沙包子,当然还有糖包。
确切的说包子就是带馅儿的馒头,以肉类或青菜为主要填充馅料,以花褶子为装饰封口,入笼屉蒸。
包子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包子,又以地域不同而产生不同风味的包子。历史上有名的包子如天津狗不理,开封灌汤包,扬州小笼包为盛名。
包子北方人爱吃,正如北方人爱饺子一样,包子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馒头吃腻了,切点韭菜炒个鸡蛋,就能包几个大包子,美美的上一顿。上班族也挺爱吃包子的,有馅儿的就是比没馅儿的馒头好下口。吃几个包子,喝一碗稀饭,早餐也就打发了。
这些是包子引发的食欲,尤其是那些包的非常好看的包子,单靠一卖相就让多少人垂涎三尺,更别提那些风味独特的包子了。
2
包子和馒头不一样,要吃得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影响口感。包子做工复杂些,自然比馒头要贵了许多,如今城市里想买一个包子,估计至少得一块一个了,而且小的可怜,尤其是在各大人流密集的地方,那些包子简直就是带着褶子和馒头。
记得前两年下火车,出站后是早上四五点钟,天色未明,人流稀少,街上只有几个小摊在做着营业,卖着早餐。
挑了一家坐下,要了一笼包子,看着圆滚滚的连个褶子都没有,这是包子还是馒头啊。想着也许店家图省事就这样包着,看着旁边的韭菜馅儿料还在那放着,想必这些都是韭菜鸡蛋包子。
夹起一个圆包子,也就乒乓球大小,虽然知道火车站的饭贵了些,也没想到这包子也是个性十足,小的可怜。
咬一口,没馅儿,再咬一口,包子没了,就露出一节韭菜叶子。好嘛,这也敢叫包子,吃这包子还不敢大口吃,真怕咬大了把手给咬破了。
那是一次极不愉快的就餐,包子不是包子馒头不是馒头,还卖的挺贵。贵就贵吧,好得给蒸熟了也算,搞得半生不熟,这分明就是糊弄过路客。
包子好吃,不易做,能做的好吃又好看的,还真没有几个。虽说做早餐的都能包上几个包子,但是包出来的品相还是会逊色几分。
3
说到包子的价格啊,也是节节攀升。记得以前包子一块钱可以买四个,还是挺大的包子,慢慢的变成一块钱四个小包子,再到后来一块钱三个小包子,那已经算是良心价了。
更多的是一块两个小包子,曾经有同事一下子买了十块钱包子,一顿给吃个精光。然而就那样的价格也是一去不复返,如今包子已经成了一块钱一个。
吃包子都变得有点奢望,物价年年涨,工资收入压根跟不上物价的飞涨,有时候面对包子只能是多看两眼算了。
包子涨了,饭价自然也涨了。门口有一家卖烧饼的,饼做的又薄又小,撕开就是两层皮,一块钱两个买的人也挺多。
后来旁边又开了一家烧饼铺,打着油酥烧饼的句号,直接一块钱一个。饼也没见大到哪去,只不过是上下两层皮多了一点油而已。
原本那家店看到竞争对手都卖一块一个了,也打算涨价了。如果也要一块钱一个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得有差异化,定价为8毛一个,一块五两个。
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地方,物价都涨成这样了,着实让人着急。虽说有有价格没变,但质量上严重偷工减料。
一个豆包,说是豆包,也就只有一丁点的豆,与初期的豆包相比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爱吃吃不爱吃拉倒,反正都是这样。
这就是大环境,想要提价,顾客又不买账,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就会选择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也许这是聪明之举,可实际上是坏了自己的牌子。
价格没提上去,质量降下来了,利益得到手了,人心也弄丢了。其实想要提价,就把质量做好,做的更优,让顾客看到价值所在,顾客其实也不缺那几毛钱,但得让他们觉得那货有所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