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上一口气看完了余华老师的《活着》,内心涌现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活着》讲述的是,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的自述。青年时胡闹,导致家道中落,然后给国民党捉去做壮丁,再后来,中年丧子,老来丧女、紧接着丧妻、丧女婿,到后来连唯一的外孙子都死了,最后剩下那名叫福贵的老牛陪伴的人生。
(1)
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为啥余华老师在序言里说,曾经用第三人称来写福贵,可怎么都这不满意,一旦改为用第一人陈来描写,便完成了这本《活着》。
换作是我们大部分人,遭遇到跟福贵的人生,估计早就得崩溃了,至亲至爱接二连三的离去,白头人送黑头人。作为第三者来看待福贵。我看到的都是悲惨,满满的惨痛遭遇,当外孙子苦根离去的时候,连最后的救命稻草都没了,我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通过余华老师这第一人称来描述,我代入角色去感悟,看到福贵更多的是对待这操蛋生活的乐观。
(2)
随着我们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我们了解到,有很多青少年、中年人忍受不住压力选择轻生。有受到委屈,家人朋友不理解而轻生的;有生活不如意,对人生没希望而选择轻生的;更有甚者是因为跟情人感情破裂,而选择轻生的。
对比起福贵老人,他们这遭遇真的不算得上什么, 他们更多的是一时的冲多。委屈、挫折、失恋就把他们压垮了。生而为人,明明这么难能可贵,却就这么不珍惜生命。
(3)
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
生而为人,活着其实就已经不容易了,不要再为自己徒添烦恼,不要为外物的得失或者其他人的冷眼而徒添烦恼,只要尽力了,拼搏过便够了。
《活着》中其实让我最记忆尤深的是,暮年福贵对“福贵”说的话。
“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
福贵怕它知道只有自己还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他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开心,耕田就起劲。
这满满的透露着暮年福贵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我们现代人真的太累了,特别男人,没车没房都不敢谈婚论嫁,可拿着那微薄的工资也是够呛的了,几乎大部分的压力,其实就是我们给自己的。想开点,对生活乐观点吧,朋友!
(4)
活着容易,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困难。
每个人都想要大富大贵,想要跟至亲至爱的人永远在一起,都想要活成自己向往的样子。
这真的是人之常情,人非圣人,并不能真的做到无欲无求。《活着》一书里,福贵也想活得大富大贵,想要有庆回来,想让苦根有凤霞和二喜的照顾,更想与有珍共白首。
可是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真的太难了,我们要切合实际,在追求自己心中所想的时候付之行动,努力过,拼搏过,不后悔就行了,不用强求。退一步有时候反而会海阔天空。
(文末)
生而为人不容易,乐观点。且行且珍惜,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