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奶奶胃穿孔住院,一家人每天都在医院照顾。奶奶住的是普通式病房,一个房间有三个病人。
陪护奶奶的这几天,看到了另外两张床上的故事,想记录下来,也想提醒自己反思。
南床是个中年妇女,肺气肿,微创手术。她的老公,儿子,爸妈甚至公婆每天都在身边围着,看上去很幸福。有一次,他的儿子来看她,他把脸轻轻地靠在妈妈的病床边,一只手握着妈妈的手,一只手摸着妈妈的脸,呢喃地说着什么。十来岁的孩子,软软糯糯的,团在妈妈身边,看着就让人很舒心。
她的丈夫五大三粗,肤如黑炭,说话的时候嗓音能让走廊的人都听见。但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当老婆说要上厕所时,他就默不作声地把尿盆放在老婆身下,完毕,温柔地帮她擦拭身子,穿好衣服,再盖上被子。老婆说,难受,在哼哼唧唧。于是他也跟着,以同样的频率哼哼唧唧。能想象吗,那么一个大男人压着嗓子,发出一声,恩~
而北床的爷爷,瘦得像个刚出生的小猴子。听说是支气管炎,八十好几的高龄,离开了氧气瓶就不能活,住院了一个月。
他的身边只有一个人,一位看上去也有七八十的驼背爷爷,皮肤黢黑,仿佛面朝黄土干了半辈子的活。可是驼背爷爷的身体很好,说话也很响亮,他为北床爷爷准备饭菜,为他擦拭身体,陪他说话聊天。
本来以为,驼背爷爷会是北床爷爷的兄弟。后来聊天才得知,驼背爷爷只是北床爷爷的儿子请来的护工。北床爷爷有两个儿子,可是生意繁忙,没有时间来照料老人。
后来,北床爷爷出院了,儿子为他买好了氧气瓶在家里,可是爷爷却说了一句:“回家等死了”。不知道是无心说给我们听,还是说给儿子听,又或者,是说给自己听。我没有参与过他的人生,不知道他的前半生是以怎样的姿态存活,不过老之将至,他留给了自己这样一句话,该有多少的无奈与叹息啊。
有人说,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这说的是青春。有人说,三十而立,这说的是壮年。可是没有告诉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老去。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洗净铅华,我们会否也有儿孙常伴左右?在那段日子,没有工作不谈梦想,我们会用什么方式填补大把的时光?又或者我们被病魔缠身,又有没有勇气选择安乐死给自己一个了结?我暂时也没有答案。
北床爷爷出院以后,又来了一位稍年轻一点的爷爷。他也很瘦,可是他头发乌黑,眼里有光,身子看着也很健朗。住院的第一天,他还带了一本武侠小说在看。
这个爷爷一儿一女,各自成家,他们都在老爷爷的病床边说着贴己的话,爷爷的老伴就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老头子笑,也不说话。
不说话,也很美好。爷爷是嗓子旁边有一个囊肿,手术很成功,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而他们,也跟我的奶奶成为了好朋友。奶奶住院第五天,终于拔掉了身上好几个管子,只剩每天输水补充营养,空了,奶奶就跟北床的爷爷奶奶聊天。有一天,奶奶晚上上厕所后肚子上的纱布掉了,还是那个奶奶叫了医生来重新绑好。他们话不多,但是说一句就是一句笑的模样。岁月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可是也给了他们一个很棒的精神状态。所谓岁月静好,这才是真实的模样吧。
不久后,南床的妇女出院了,又进来了一位爷爷。他的头发花白,也很稀疏,只有几缕贴在头皮上。听说是被车撞了,伤了肋骨。还好,肇事者承担了全部责任。不过,那么大的年纪,还受了这一份罪,医生给他救助的时候,虽然打了麻药,两只脚也疼得上下扑腾。爷爷也不叫喊,但能感受到他的挣扎,让人看了怪心疼的。
南床的爷爷有一个护工,吃饭时离开了,这个时候才看到他的家人:奶奶和孙子。为什么没有儿子或者女儿?原来,在孙子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儿子就被车撞死,媳妇也逃离了这个家。孙子来的时候,木愣愣地看着爷爷,爷爷满脸温情,挂着笑容说,孩子,要好好吃饭啊,不要担心爷爷知道吗?孩子点点头。
妈妈拉拉我的衣角,你看,好可怜啊。是啊,这样一个家庭,不知道这个孙子以后会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能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光,会有多少的缺失与遗憾,该有多少的想依靠却寻不到。因为你们不在,所以我只能自己扛。
看得出来,这个爷爷内心也很积极向上,他干咳了好久终于咳出了一口痰,咳完笑着对孙子说,你看,爷爷这样子就舒服很多了。说完,还把那笑挂在脸上。
一个小病房,我看到了四个病人,和他们的生活。有的人,美满幸福,也有人,辛苦艰巨。
幸运的是,奶奶恢复地很好,过两天就出院了。很感谢老天,把健康又还给了奶奶,也让我明白,没有什么,比此刻,这一秒的平安无事,更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