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辞职(23)媒体震荡——巨鳄来袭
马可
1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这一点谁也阻挡不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每一个事物的出现,看起来皆是偶然,但是背后的必然是无法抗拒的。
马可借足了钱买到了房,搬了家,心安了,理得了,一天一夜开始平静生活之时,一场看不见的革命正在走近。
回头想想,这是福之将至,还是祸事来临。不太好说。
但是在那时,却是势之所趋,所有人都觉得这是走出的一招妙棋。
马可不是这盘棋的操纵者,却是这盘棋的收益者。
没有多长时间,马可离开了报社。马可离开报社时,新闻理想还没有丧失,新闻收获正达到了顶点。
马可喜欢二战名将巴顿。
那个倔老头儿有句名言。一个军人,最荣幸的是在最后一场战争当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他做到了,战争刚一结束,他的性命也终结了。
他不是死于最后一颗子弹,只是一场这么多年来争不清讲不明的车祸。
他死了,美国好了。
人们叹息巴顿。
马可正好相反,他走了,没多久,传统媒体寒冬来临。
人们说,马可有先见之明。
马可不否认,也没有承认。一切是我所愿,一切皆由我选。幸与不幸,好与不好,只是当下的一种感受而已。
感受若可长久,所有相爱便可天长地久。
感受是一时的,但感受中的收获,却是一世的。
在这里,马可想说的是那个媒体大航海时代的收获。
2
好日子到头了。
这句话听不少人说过。马可到报社之后,先是姚总编给他说过这句话。
姚总编是位老记者,干了二十多年记者后,从省级媒体调到了地级市的报社做了副总编。
是报社挖过来的,有点像现在的高层次人才引进。
姚总编在私下的时候闲聊,说现在新闻记者多了,不像他刚开始当记者的时候。从省里下来采访一次,县委书记停下工作,啥事都陪着。采访几天,书记陪几天,调查研究,书记全省参与。
在他的印象当中,那个时候,是媒体的黄金时期。
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是高主任告诉马可的。
高主任说,他当记者的时候,下去采访,是副县长打招呼,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都陪着,车接车送,临别还有纪念品。现在,随便来个车,接一接,送一送,简单多了。“好日子到头了。”高主任说。
故事还没完。等到马可当记者的时候,媒体状况继续恶化。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性。
请报道的部门,管接管送中间还管一顿饭,只是少了一点纪念品。
到马可当记者的中期,宣传部门一个电话,记者狗一样地跑去一大堆,屁大一点儿事,记者比与会人员还多。这是真的“好日子到头了”。
马可离开报社的时候,新闻争夺进入白热化。不等宣传部发言,各路记者已到。而且为了得到新闻线索,记者不用接不用送也不用管饭,更不要说纪念品不纪念品了。而且,给你报道,只要线索好,报社还提供“至少100元,往上不封顶”的线索费。后来听说退休要延迟,电视台一位兄台说,现在这个退休年龄,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得到呢,再往后,鬼知道。他又重复了一句那段起得比蛋早吃得比狗差干得比驴多的“生存状态”。最后一句“好日子到头了”。
说“好日子到头”的时候,其实好日子还没有到头。所谓的好与不好,只是相对的,只是比较的,但都还是你能够自己左右的。
真正的“好日子到头了”,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天,来了。
3
媒体业的竞争,是个有老大没老二的行业。
新闻,大家只看一家。作为新闻中的生活类媒体,谁的料足,谁离老百姓近,谁敢说话,谁的发行量大,便是一家独大,其他媒体,在他面前,只有叫大哥的份。
马可所在的胶东省,是革命老区,也是改革新城。其中有份报纸,成立时间不长,一起步就不顾一切以曝光为特点,发行量迅速扩大,深受老百姓喜欢。这就是《胶东都市报》。
一份报纸的特色,就是其一期期内容的特色。来势迅猛的《胶东都市报》,要来F城了。
F城媒体不少,大报小报数一数,也得有个十家八家的。原先是以马可所在的这张都市类报纸一家独大,但还没有把其他报纸都挤得没饭吃的地步。
这一次,《胶东都市报》要来了,很明显,这里没有他的饭吃,马可所在《F城晚报》锅里的饭,就是他们嘴里的食儿。时间紧迫,他们要来了。
拼死一搏,那是蚂蚁与大象比拼,不自量力。
负隅顽抗不如另辟蹊径。《F城晚报》的领导多方努力,终于促成了一桩大好“姻缘”——联合办报。
《F城晚报》没废一兵,《胶东都市报》没废一卒,一场近身肉搏战没有了。原先的冤家,成了现在的亲家。没得说了。
这不是一出纯粹的好戏。以后多年,其弊端与恶果逐渐显现。
但在当时,那是最好的选择。《胶东都市报》大量资金进入,同时派得力干将来参与办报,一时间,报纸质量提升,社会关注激增。双方媒体的大联姻,成为全国媒体可圈可点的一条热度新闻。
马可有幸,经历了这一转折,也受益于这一转折。
4
所谓的文化是看不见的。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是人,能够感受到的也是人。所以,所谓的文化,其实也是人的体现,人的工作方法的体现。
还是《F城晚报》,但是东家发生了变化,人员没大作调整,《胶东都市报》也只是派来十来个人,从采访到经营,都贯穿进去。当然,报纸的一把手,还是原班底,新闻采编业当中,来了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六,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低声低气笑眯眯的一位执行总编——张勇。
狼性团队背后,常常有温柔的当家人的。
张勇怎么看怎么像个软柿子,不像是带着队伍横冲直撞的硬汉。但是,人不可貌相,日子一长,马可越来越感受到这人身上的那种傲气和骨气。
马可在报社当中的成长,相当一部分归功于他。
后来马可走了,后来张勇老总也走了。彼此走的时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是马可对他的感激,至今不减。张勇总编又回了原单位,原单位离F城其实也不远,有时间还是可以见的,再见了面,马可想对张勇总编说声感谢。
张勇到任一个月,几乎一句话也没说,报纸还是老样子,开会还是老样子,一切都照旧。
全家人都纳闷了:不是说来了一个能干的老总吗?怎么一句话也不说,没言语,没态度。
别人自怎么说,张勇都不管,还是开会,还是谈版,还是付印,还是一切照旧。一个月马上就过去了,下午两点的时候,他突然召集报社所有中层开会,只说了一句话,一个也不准请假。
还是往常的会议室,七嘴八舌大家像往常一样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郭总,说一下今天的广告定版情况。”张勇说。
“现在还不到时候,下午五点才能集中上来。”郭总说。
“我没有问你几点上来,我要广告定版情况。现在。”
“好,我马上统计。”郭总出去了。
办公室里静下来了。没一人说话,也没有一人敢说话。
张勇第一次说话,一个管采编的老总,抓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广告。人们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广告部负责人郭总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张总,报告一个好消息,今天的广告已经七十多万了。”
郭总说完,同样用戴着眼镜的眼睛看着张勇。
张勇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广告部的老总,知道的消息应该比我早一点的。”这句不咸不淡的话,实质上已经说明,他对这个情况已经了如指掌。
“从现在开始,离报纸付印,还有10个小时。我希望大家用好这10个小时。”晚上十二点报纸送印刷厂,从1994年报纸成立,就一直是这个规矩,今天张勇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张勇环视了一周。突然呼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他是全场个头最矮的一位。他不看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好像在自言自语。“今天我们要曝一个冷门出来,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就在今天。现在我们的广告已经看着了80万的边儿,今天我们一定要让这份小报一天广告额突破100万的门儿。”张勇的语气突然提高了一个音阶,他眼睛放光,目光从第一位的脸上掠过:“现在,我们要打一场硬仗,在座的在报社少说也都有十年了,今天我就要你们放放你们十年的光,去找到你的朋友,送他一份礼,我们报纸给他一个报社成立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低价格,但是你们一定要给我完成任务,用十个小时,拿出20万的广告回来。多拉多奖,没拉到的,罚。”
说完,他一转身,出了门。
门没有关,他矮小的身子,只留下一个背影。他左手拿着手机,右手用硬皮笔记本托着一个水宜生的水杯,慢悠悠地走了。
不像是发动了一场会战,而像是去看一幕哑剧。
他走了,会议室乱了。
广告部的郭总忙着分工,忙着安排任务,忙着调集美编,忙着制定优惠方案,忙着与编辑部对接。
一场硬仗,就在那句软沓沓的话中开启了。
第二天,64个版,厚厚一大摞,112万的总广告额。作为那一天工作的总结,摆在了张勇的办公桌上,也印到了在这家报纸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员工吃惊的脑子里。
单期广告破百万。破天荒的成绩!
从那次开始,报社的人,都几乎精气神儿足了不少。走路的腰杆也硬了。也是从那天开始,张勇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启了《F城晚报》的一个新时代。
新时代开始了。
马可感觉到心头春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