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但不是去北极,而是云南腾冲。
不像刘润老师”找北”之旅,那么精彩和浪漫,但确实打开自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第一步。
(1)人生的第一次旅游
2012年,临时替补深圳文学社一个团体旅游活动。
那时候我26岁,刚工作两年,懵懂无畏,毫无戒心与素不相识的文学社员一路说笑。一共坐了29小时的火车,深夜到达昆明。夜色里的昆明城极其安静,一路飞驰中,几栋极具特色的民族特色的建筑,在金碧辉煌的灯光环绕下,气派有特色,这个是云南省会留给我的初印象。
浓郁的地域特色,贯穿此次旅行的全部过程。
从昆明到腾冲,需要再做8小时汽车。临出发前,云南过桥米线是不容错过的特色美食。一盘米线,8-21个配菜任选,配菜种类之最,保留在我的饮食记录里,至今未被打破。
昆明除了米线,还有花卉。中国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就在昆明。等车的间隙,我溜达出去,买了一束蓝玫瑰。
去往腾冲的汽车,沿途经过彝族自治州,昭通,大理、高黎贡山等景点。黑瓦白墙的风情村落,青石板路旁翠柳依依,自带云南地域属性的瓜果蔬菜,都深深烙在我们形色匆匆的记忆里。
(2)外界冲击后的意识觉醒
到达腾冲,这里基本保留着古朴村落的模样。车辆,行人,言语都是慢慢的。
和顺,热海,文庙,墓园。这些景点在社团安排下,都一一打了卡。
新鲜雀跃的心情,单纯的如同腾讯蔚蓝纯粹的天空。
26岁的年纪,一心只想着用工作体现自己的能力,希望用工作安慰父母姐妹的期盼。不敢去争取没有的,很难得到的任何情义。
腾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去的时候正值春夏之交,天气适宜,温度凉爽。
秀美的瀑布,温婉的草木,一镇出400位举人和秀才的故事.......
激荡我混混沌沌的心灵,未来的我应该会怎样,应该获得怎样的一种生活。
隐约中,从精彩粉尘的外界收回目光后,我开始向内审视自己。
(3)理想到现实的距离
一路同行中,有文字功底特别好的编辑,有各种风格的书画家,还有专门练书法的。
当时的我可能是最没有一技之长,除了有份工作。
回忆当时,与其中的沟通虽然融洽,但可能他们都比我年长,只身旅行,却都有些自己的想念与牵挂。(这在后续我在文学社里通过文章和诗歌才探知一二)
那时候,是真正风华正茂的青年。即便迷茫,但有颗勇敢无畏的心。
只是,那时候只顾埋头工作,忘记反思自己,没有去大量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距离。
正是那次旅行。给我开了一扇窗,让我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此薄弱,让我开始思考后续三年,五年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从诗情画意的腾冲回到忙碌的工作后,有种恍如隔世的间隔感。
腾冲那样的地方才是生活,回来深圳只是为了谋生。
从谋生到生活,总要有一个先后顺序和过程。
(4)结尾:十年一梦,重新出发
10年前,第一次出门看了一趟世界,此后在差距中不断追寻表面的进步。
10年后,我看了刘润老师的《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后,觉得往事如大梦一场,时间已过。现在,重新打量自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