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发图强背了100遍单词a的用法,我把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抄了20遍,我把“茴”的八种写法记得滚瓜烂熟,然而这些都只能顶球用。
咬牙切齿时的三分钟热血,读罢鸡汤文鸡血文的豪情万丈,只能让你沉浸在“我要变强”的激情里,现实不是热血漫画,你离“我很强”还有十万八千里,热情不等同于努力、努力不等同于成功。
应试教育有这样个好处,资质再平庸,只要拿出时间和诚意,成绩至少不会太难看。然而时间和诚意只是必要条件,绝非充分条件。你可以感动老师,感动同学,感动父母,但如果沉浸在自我感动的虚幻中,终究无法感动分数。
时间和决心,只是箍在桶上的两块木板,或许这两块木板很长,但架不住还有别的短板啊。
如果要破除时间的迷信,首先要多想。
要多想,可如果你深埋题海当中,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提笔就写,张口就说,笔记工工整整,脑子空空荡荡,那你最缺的肯定就是想。
多想想前后脉络,多想想层次深度,多想想结构框架。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哪里入手,以何种手段入题,哪些方式展开,各个论点的铺陈侧重于逻辑性还是文学性?写一篇我总结不出来,写十篇难道还没觉得这里面有规律可循?优秀的文章是有什么样的共性?一道数学证明题,给出了哪些条件?从条件引向结论,反证、讨论、归纳......有哪些通用的思维框架?我一道悟不透,十道题总该知道这里面有门道了吧。
有人说,少看多做。其实看和看是不一样的,做与做也是千差万别。
看,要长一双作家的眼睛。我为什么要这么写,我为什么不那么做。大脑像磨盘一样,边看边做,边做边回忆,让思维在粗糙的挤压和磨砺下动起来坚硬起来。
很多人羡慕这样一些学霸,他们是考卷上的主宰,游戏里的大神,球场上的球疯子。艰苦的学习,好像跟玩儿一样。所以便觉得他们有效率,便以为效率就像姨妈巾,学习、工作,再多的烦恼,有了它,便能守护美丽心情。
然而真正的效率不是这样的。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敏捷开发团队的程序员,对“效率”这两个字避之不及。真正的效率,能把每一分钟的时间拧出水来。
这水中,必定会有无数的汗水乃至泪水。
效率像碾子,把松散的时间压实,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或许有人能体会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但更多的时候,乐趣来自后头胀脑写出的代码跑通了,来自绞尽脑汁做出的方案过审了,那种酣畅淋漓的爽快感是结果,伸伸胳膊直直腰,而此前的酸麻肿胀、焦躁不安、山穷水尽、委屈、郁闷,有谁还想再来一次?
没错,一些成功学会灌输工作是快乐的,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享受吧,享受效率的人生。太扯了,效率是最特么苦的。
可行的做法是将任务分段和分层。核心是将问题分治,最大程度压缩工作的痛苦,提升成果给你带来的快感。
分段,一天8小时的工作我把它切成16个半小时长的小段。干半个小时,歇一会儿,亚健康的状态谁都不好受是不是,站起来走走,喝口水,聊聊天。
分层,就是依据问题的逻辑脉络而非机械的先后顺序,将工作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按照重要性依次完成。先构思,想好了怎么干再动手。
干吧,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或许你努力了,但你的努力是不是三分钟热血?你的奋斗是不是只为感动周围、感动自己?你的艰辛是不是仅限于劳其筋骨缺少了苦其心智?这些都想明白了,在努力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