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完成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月之“数学故事汇”团队的展示,张祎宁在已比较成熟的课例的基础上又先后已经两次试上。每次试上,都有新发现,于是,每次试上之后都有新调整。
【第一次试上:根据对象不同,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第一次试上,发现原有的教学目标与二年级学生的学情不符,于是调整教学目标,再围绕新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此过程已经在之前的文章里做过比较详细的记录,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次试上:根据学生反映,调整练习单问题设计。】
几天之后,第二次试上,又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在作业单上不知道该如何落笔的现象。经过分析,原来是“两端都栽”的结论对“一端栽一端不栽”的结论造成了干扰,为此,再调整作业单上关于问题的呈现方式,将“两端都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这几种类型都在作业单上打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分辨和完成。
经过调整,再执教,明显看到收获。
第二次试上,相比第一次试上,已经看到一个学生兴趣盎然的数学课堂。
【原因之一:讲故事更有节奏。】
经过调整,故事的讲述除极个别旁白由老师现场朗读以外,其余全部采用播放录音的形式,因此,故事的展开更有节奏,学生注意力持续被吸引。
【原因之二:问题难度更接近学生学情。】
教学目标重设以后,从之前的“不仅要得出每种类型树的棵数与间隔个数之间的关系,还要能根据路的总长和间隔的长度,用除法计算间隔的个数,再由间隔的个数计算出树的棵数。”调整为“只要能根据树与间隔之间的关系,画一画、数一数再填一填间隔的个数及树的棵数,并能在已有例题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树的棵数与间隔个数之间关系的猜想。”问题难度相应降低,学生稍做思考,即能找到正确答案。在降低问题难度的同时,自然使得故事的趣味性得以凸显,比较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明显看到坐在课堂上的孩子们对本次学习趣味盎然,以致25分钟过去,老师宣布下课,孩子们都有些恋恋不舍。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孩子们丝毫都没有露出我们平常在课堂上最怕看到但是又常看到的样子。
孩子们课堂上的样子直观地证明了第一次试上之后教学设计的调整----方向正确,效果显著。这是从孩子们的反映来看教学设计与学生学情的契合,再看老师经过多次试上,反复打磨之后,课堂行为也有较大的进步与提升。
【教学语言:更加简洁。】
反复打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简明扼要。作为听者,对于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再有以为聒噪之感。
当教师在课堂上总觉得“还有一句话没有讲完”,实则说明教师“已经讲过的话”不够简洁,也就说明教师对于学情还缺乏起码的和有效的了解。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备课不够充分,所以还需反复打磨。
【教学评价:更加有效。】
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只要是在预设之中,都可以逐字逐句在备课本上一一写出来。但是,与学生的互动,特别是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呢?则因为生成性很强,所以无法完全写尽。但是,经过多次的试上,也能看到教师应答有所变化。比如,张祎宁请孩子们观察思考:“两端都不栽的情况,树的棵数与间隔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有孩子会说:“树比间隔少。”有孩子会说:“树比间隔少1。”若在以往,张祎宁会追问:“树比间隔少1吗?”期望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改口回答:“树的棵数=间隔的个数-1。”但是,多次试上以后,张祎宁已经不再如此追问,而是请还在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的孩子来继续回答,以让“小先生”来纠正“小先生”。如此教师不再聒噪,换取生更多讨论交流表达的机会,促进了问题的最终解决。
在请学生总结植树类型的时候,学生也无法做到像老师那样完整严密,之前,张祎宁会感觉到不可思议,并流露出厌烦,但是,随着一次次试上,一次次调整,一次次打磨,此种情绪也已经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在肯定学生发言方向的基础上对其细节进行完善和概括。
“教学语言”与“教学评价”是从张祎宁课堂上看到的进步比较明显的两个方面,其他还有,不一一枚举。由此可再次证实一个观点----课,不磨不成;人,不魔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