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的写作挑战”已过三分之一,竟然过去十一天了,再过几天就是一半了。看到简书上统计的总字数,竟然也过万了,每天一千多个字,不知不觉,数字会给你最直观的成就感。
每次写完之后,总是有满满的成就感,好不好是一方面,每次把这一千多个字甩出来,心里会有些小激动。而且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有时候坐在电脑前,打开简书页面,双手准备搭在键盘上开始开打时,却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于是,写什么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难道最近没看过几句能拿得出手的话吗?看了不会心里泛起小小的涟漪吗?没有什么困惑需要想一想的吗?其实从这个动作,就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没有好好讲思考过后的只言片语记录下来,或者整理那些突发奇想,没有时常在把一些问题在脑中过一过,于是,就变成这样了。若是平日里积累足够的素材,在还没写的时候,在脑中酝酿,起到发酵的作用,这样在正式输出的时候就能一气呵成了。这样的经历有几次,这样写起来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很憋屈,完全是尽兴表达啊。以这样的状态写完,会觉得很痛快,出来的文字也不会很拗口,好像刻意而为之。
有时候也会想,写作到底是什么,是仅仅为了写而写吗?我想要的写作是什么?思考过后,我觉得我想要的是自己思考后的呈现,是记录,记录属于我的点滴,并且在记录的基础上,能够深入,可以回望过去,也可以追觅未来,以当下为基点,让自己的感悟和感动积淀。若是所写的内容能对别人有价值,便是最好的呈现了。
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就是那个去掌控全局的人。所有的素材,都为我所用。注意到平日里收集的内容,有技巧方法类,有好词佳句类,有创意设计类,还有各种自己感兴趣的类别,收藏了不少,可真正运用出来的有多少。也就是在收藏之后,要再进一步做些什么,才能有效地将感兴趣的内容加工成可以运用实践的东西。根据写的不同类型,有时是发生的点滴,感悟就会比较多,有时是看到好的句子或听到好的歌,也会写一点。比较多的会是读书笔记,因为就某个句子或某短话延伸出来自己的想法,会比较好掌控。摘录一点,既可以去学书中的说法,又可以有内容可以写,碰到有感觉的句子更是想要写一写,那个感觉也许就是怦然心动,人的感情也会随之被带出来,也许那个时候就是文字带着人往前走了。
我们总是经历更多、体悟更多之后,会想要写一点,也许那是人的天性,因为这是我们表达的方式,心中有很多话想要抒发,而且文字安静而乖巧,于是便成了最好的方式
在这过程中,时间都会温柔地陪伴,看着每个文字呈现。就好像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一样,文字的熟练输出也会需要时间。当我们开始把文字输出当成是愉快的享受时,好像时间也会放慢脚步,慢慢陪着文字一同走过。此时,我想我们会很珍惜这段和文字相伴的时光,带着这样的心境,觉得最终的文字也会很有力量。
好像任何有力量的行为都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积淀,唯无声,才更有力。接下来的挑战,我们和文字一同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