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译文:韩国国君韩武子找魏文侯,“哥,赵献侯太猛了,不把咱俩放在眼里,还老想着把咱俩吃了。要不咱俩先联手,把他灭了。”魏文侯侧着脸看看韩武子,回道:“兄弟呀,我和赵献侯也是兄弟,不能这样。你回去冷静冷静。”韩武子沉默了一会儿,一甩袖子,说道:”哎!哥,我走了。“出去后,在车里自言自语,”什么东西,天天就知道和稀泥,还兄弟,兄弟个啥。让我冷静,有啥好冷静的。回头赵献侯尿道你头上,你别来找我。“
没过多久,赵献侯来找魏文侯,“兄;弟,韩武子这小子天天瞎闹,老想着折腾咱俩,要不你借我点兵,我把他灭了,你就等着分地。”魏文侯给赵献侯到了杯酒,微笑着说”兄弟呀,你先喝杯酒,消消气。哎,咱们呀和韩武子也是兄弟呀,虽然这个小兄弟有点淘气,你别神气,回头我说说他,还不至于弄他。你看我这就不错,一会给你带几坛子。“赵献侯站起身来,说道:“喝什么酒,你就说借不借。"魏文侯微笑,沉默不语,举起酒杯,轻轻喝了一口,淡淡地说:”真是好酒,你尝尝。“赵献侯横了魏文侯一眼,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后来,这两件事都传到了赵献侯和韩武子耳中,两位国君都对魏文侯十分钦佩,都尊他为大哥。从此魏国慢慢强大起来,成为战国第一霸主。
这就是魏文侯的大哥范,包容、行善事不声张的勇气。做大哥,当老大是要有勇于担当的勇气的,是要有做了好事、还可能不被理解甚至被误会的包容心的。
当然,这只是司马光先生想让我们看到的一点,也是他想突出的一点。
其实这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从我的翻译大家能看出来,魏文侯对赵献侯很客气,韩武子对魏文侯更客气。这是实力的体现。三家分晋后,赵国由于出力最大,获得好处也最多,经过赵襄子和赵献侯的发展,在三晋中为实力最强。韩国一直是三晋中最弱的。智氏灭亡后,三晋之间也开始产生隔阂。韩国最弱小,总担心被赵国和魏国合伙瓜分,便去联合魏国抗衡赵国,这就类似与三国时期吴蜀联盟抗衡曹魏一样。而赵国也尝到了瓜分智氏的甜头,就想去联合魏国瓜分最弱小的韩国。但魏文侯知道,联韩灭赵很难,更何况旁边还有个世仇秦国;联赵灭韩,赵国肯定分的多,自己分的少,赵国会比自己更加强大,自己也将面临韩国的命运。怎么办呢?都不联合,还要表现的大度,正大光明地去婉拒——“咱们是兄弟嘛”,况且此时地魏文侯正在大力引进人才、搞内部改革、发展实力,这才是正事。
这才是一个政治家、一个一国之君的思维。
难道这样就颠覆了魏文侯的领袖长者形象了吗?
不,不但没有,反而生出了另一个形象——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对我们而言,要借鉴勇于担当、包容、行善事不声张,也要学习魏文侯看透事情本质、分析利害得失、抓住核心矛盾、规避外部干扰的才能。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