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河,悠悠淌过,有多少人沦为匆匆过客,又有多少人经历挫折之后,成为拥有崇高境界的智者,在这长河中激起了阵阵浪花,如果把原石开采到打磨的这一个过程比作人生的磨砺,那么玉汝已成便是打磨后的境界。境界是能人志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见实体,却可以在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倘若人不经过一遍遍的雕琢,一遍遍的打磨,怎会达到“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適”的境界。
在中国古代,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受辱英雄少有。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因替李陵败降之事求情而惨遭宫刑。君不见,那“负下来易居,下流多谤议”的耻辱,君不见,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洒脱。尽管困难重重,尽管处于不利时局,他把挫折当成对自己的历练。凭着“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执着,千淘万漉虽幸苦,吹尽黄沙始见金。司马迁对历史的编写,如果不千锤万击,怎会有《史记》,怎会达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境界。
曾写下“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在最为苟且的日子里,还不忘保家卫国,收复失地的初心。他曾自嘲“细参辛字,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口”,有才华和理想,却不被君主所利用,才高八斗,却被众人所排挤,多次被贬,潦倒一生。正是过着这样苟且的生活,才显得他执着的可贵,当登上亭台是,忘却天下美景,只记得收复河山。卫国是他的信念,忠君效主是他的家训,收复失地是他的执着,他把苟且的生活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砺,把生活过的像烈酒一样辛辣,最后在诗歌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远方,成就了自我的境界。
如果不经历风雨,因战争流离失所的杜甫,怎么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壮志,成为一代诗圣,如果不经历“十年辛苦不寻常,一把心酸一把泪”打磨,曹雪芹怎么会写下《红楼梦》,达到文学的巅峰,如果不经历“乌台诗案”的苏轼,怎么可能在痛苦和迷茫的日子里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大度,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文学,达到文学大高峰。所以千磨万击,君子乃成。
没有人不经历雕琢就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高度和境界,如果不去体会踽踽独行的痛苦,不去完善自己,怎么会有化蝶飞去的未来,所以,千磨万击,玉汝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