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篇文章里的文字是我在社群发干货的汇总,我也会分发在社群、朋友圈、微博、小红书。
这篇是关于亲子、自我接纳…
2022年5月下旬在社群里发送的干货文字合集。
01 幸福感来自于哪里?
“持的续幸福感,并非全完来自被满足,还有需要时刻醒提的感恩,以及不断大扩自己的接纳能力。”
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外界吗?误以为幸福感来自于有大大的房子,有车子,也有很多票子。
那么,真正的幸福感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我们是否有接收爱的能力,是我们如何对世界的看法。
理解父母吵架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理解孩子生气是因为在乎父母、理解同事偶尔脾气差是因为他最近身体不好…
原来,这个世界是抱怨还是充满爱,都来自于我们的认知~
02 先拥抱自己才能拥抱他人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情绪来的时候,你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压抑在心里默默承受吗?想哭却哭不出来?
通常,我们把眼泪定义为不好、失败的 ,也许我们对自己太苛责了~要不,我们为眼泪换个定义?
“喜怒哀乐,都是一样的,都是气血的流动,不用去反抗。”
有情绪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允许和接纳它。
当伤心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拥抱;
当难过的时候,允许自己落个泪。
当我们学会给自己爱,我们就能更好爱他人啦~
03 孩子需要被尊重和接纳
看到一句话,很喜欢。“调频其实是在做减法。减掉那些急、那些慌忙,让生命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我们真正想要的。”
家庭氛围和谐,如果你觉得很轻松,一定是因为有人承担了家里的调频师角色。
有人说,孩子不好调频啊,太闹腾!
孩子需要他们被尊重和接纳啊!就要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感受。
那怎么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呢?
1、安心专注的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是某些行为必须受限制。
“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该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建议:把这部分的提醒抄下来,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会对大家有帮助。】
04 关于自我接纳
此时此刻,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如果满分是10分,对自己的工作、家庭、关系分别打多少分?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及格,也许是你对自己过于严苛,没有试过接纳自己。
什么是接纳自己?就是从内心深处关注自我的感受,明白什么叫做自尊和自爱。
很多人会说,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呀,比不过他们。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你把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才会陷入自我怀疑。
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知你也成了一道风景。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同样在羡慕你。
嘉许自己的优点吧~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lg8quuSUjhG3gU3v.JPG!thumbnail
05 目标背后的动机
想过为什么要成功吗?成功是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还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呢?
如果是目标背后,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这说明你真正想要的是“幸福”,而不是“成功”这个虚无缥缈的词汇。
比如,一位妈妈的目标是是想要孩子能考上大学,所以对孩子很严格。没想到和孩子更加疏远了。
妈妈想要孩子考上大学,其实是希望孩子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背后是想孩子轻松快乐。反之,对其严加管教,那不就脱离了妈妈初衷吗?
原来,表面上想要的和真实想要的差别如此之大。
你的开心幸福程度来自于你想要达成目标背后的“动机”,越为他人着想,自己越感觉轻松喜悦。
仔细思考下,你目标背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TKmC145gYNFX7uC6.JPG!thumbnail
06 放大催眠家人的优点
我们总是希望他人改变,但有没有每次发现都徒劳无功?希望孩子听话、希望老公贴心点、希望父母改掉坏脾气…但每次都有心无力。
最简单的道理,却是最难明白的。很多人到了60岁也不一定懂得这个道理。
今如何让关系更好?看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如果批评了孩子
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我对你生气,不是故意的,我很心疼你,也希望你更好”、同时给对方拥抱。
案例二:父亲闷酒怎么办?
相信父母会把自己照顾好。比如,爸爸一个人爱喝酒,其实只是孤独,也需要自己独处的时间,不要去指责,去看爸爸喝酒的背后是什么需求。我们就会更理解爸爸了。
改变自己,相对容易。改变别人,几乎不可能。那我们,可以选择去理解他人,生活就自此变得更加美好!
07亲子关系
听过一件事,一位心理咨询师在上班途中,偶遇一对上学的母子,听他俩一分钟内把天聊死了。
也突然觉得这好像是现实里多数亲子沟通的模板。以下是模拟对话:
子:“妈,XXX老是讲我,借了东西也不还我。”
母:“你不要为这些小事,斤斤计较……”
子(发怒):“这哪是小事,都一年了他还这样!”
说完,儿子怒气冲冲走到了前面,母亲提着书包,茫然地快步追着。
你说,妈妈有错吗?妈妈也只是想要孩子能心胸豁达一点。但是,妈妈没有连接到儿子此刻只是想要妈妈的理解,甚至能对他说一句“儿子,妈妈理解你,你现在一定很难受。”
作为妈妈,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的同事借了自己500元,却一年都不还,也会很难受的。
所以,时间久了,隔阂也就很难消除了。
多数“没法好好聊天”,又是从无法换位思考开始的!所以在沟通这个环节,幸福是一样的,不幸也是一样的:关键在于能否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