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年轻的时候,会跟朋友同学辩论,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这个话题,那时候还停留在觉得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丰富的人生阅历可能会改变命运这个认知体系里,会谈论某某小学毕业创业现在年收入100万的某某同学,如何励志。
等到毕业工作四五年以后,却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是同样的年纪,一个花了5年读书,一个花了5年实践,再过5年之后,这2个人的差距会有多大?
认识一位朋友,32岁在读博士,碰巧我就跟他聊起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阶级固化)这个话题。
他的观点是:阶级或者阶层无法打破,但是个人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所处的阶级或阶层。当然,这种努力过程是艰辛的、痛苦的。读书是一个捷径,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有效的办法。可是,大多数人没有抓住。读书只是一种改变自身阶级的途径,但是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智商,性格,机遇等等。
作者余秀兰借中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的一项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越贫穷越认同“读书无用”。
绝望的底层人民干脆放弃了高等教育,早早的步入社会,想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早一点抓住机遇,可是在你连分辨机遇的认知都不具备的时候,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要如何抓住他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中国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家忙着转型,怕被跨界颠覆,高知们10岁开始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继承父母的人脉资源,试想一下,即使你在16岁就进入社会参与实践,10年以后,你通过自身的努力拥有一门过硬的技术,可能是厨师,可能是修车工,但是你不可能成为IT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因为这些真的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那家庭优越,高知或者留学归来的同学在做什么呢?
他们在找工作。
我是一名HR,接触过很多不同的职业,接触过酒店,互联网,金融等行业。
从基础岗位到高级岗位我都有招聘过,然后从中发现了一些现象,基础岗位的求职者素质和高级岗位有本质的区别在于:同样是30岁,因为行业不同,学历不同,家庭不同,导致了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有认知上的,有性格上的,还有个人能力上的。
遇到过30来岁的女博士,基金公司战略研究岗位,家境良好,容貌不差,年薪30万-50万左右;
遇到过前五强地产公司的法务总监,32岁,法学硕士,女性,目前年薪120万;
遇到过28岁,家境普通,本科毕业,有点迷茫却在努力考注册会计师的风控;
遇到过23岁,靠网球这个兴趣爱好,自己承担4年大学费用的萌妹子;
遇到过35岁,高中学历,一家四口,月薪5000,享受平凡生活的专职司机;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行业决定了薪酬的不同,决定了圈子的不同,对,没错。但是选择行业的眼光难道是天生就有的吗?并不是,你的家庭,你的朋友,你的学长校友,知识储备量等因素都影响着你对整个社会的认知,你对自我的认知,你选择什么行业,你能够从事什么职业,决定了你工作的起点在哪里。
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是同样的年纪,一个花了5年读书,一个花了5年实践,再过5年之后,这2个人的差距会有多大?
因为起点的不同,他们能够创造的财富价值和人生体验就会截然不同,我不敢说博士们一定可以混得风生水起,但是起码他们这群人,在人生这条路上,通过学习降低了自己失败的风险,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你会想成为一个工地上的工人吗?
记得有一篇文章《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优秀的人出身就优秀,因为家境优越,所以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他们自信,独立,优秀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从父辈到子女。
他们的理想没有经过太多利益的权衡,只是因为热爱。
你是否真正做着自己热爱的事?
如果你的理想是想能够每天抽一支烟,那么读书不读书,要不要改变命运其实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其实野草君也迷茫过,甚至到现在也继续迷茫着,迷茫着虚度,把三十岁了已经来不及追赶上其他人的脚步作为借口。
可能还没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什么是真正的热爱?有个朋友跟我分享了她的观点,希望对你们有启发。
她觉得判断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做的一个原则,就是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或者说做完这个事情之后,我是不是喜欢自己。
如果你越来越喜欢你自己,那么你就会热爱你的热爱。
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通过读书去改变命运的效应会不会被放大?
2018年,要不要爱上那个努力的自己?野草君也要给自己定一个读书计划目标,准备深耕某一个行业,后期会跟大家去分享。
结尾送大家一首我最喜欢的诗。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北岛
梦想会不会破碎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连梦想都没有,怎么能变成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