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权威儿童心理学和心理发展学专家威廉·戴蒙写的《目标感》一书,对目标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目标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作者是说它可以解决“漂泊感”。就是无所事事,觉得干什么都没劲。
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感受到生活的无趣。到了时间点,你需要他工作,他就去工作;需要他考研,他就去考研;需要他找到一份工作,他也会好好干,但问题是他觉得没意思,做什么事都没劲,甚至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也不想生孩子,不断往后拖延。这个现象叫作“延迟承诺”。 按道理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更安全,生活条件更好,物质更丰富,甚至年轻人的修养也变得更好,更有礼貌,这都是进步的表现。但问题在于,大家都不愿意更早地承担角色责任,也就是没找到做这样事情的意义和必要性。
而‘人生目标’就是‘终极关切’,它是‘为什么’的最终答案。’人生目标是短期目标和驱使大多数日常行为的动机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根源。”如果你希望自己活得有劲、有韧性、有活力,那就不能只满足于找到一个物质层面的目标。比如,很多人说“我近期的目标就是买房”“我近期的目标就是摇号”,这是一个短期的物质目标,它可能给你带来了一时的动力,你不需要太长时间,可能努力一两年后你自己都会奇怪:“买房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者等你实现了目标以后,你会发现房子没有给你带来预期的幸福感。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更宏大的目标,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漂泊感的问题。
目标与精彩的人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它可以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活力,一个是适应力。为什么有深度目标的人会更有活力?是因为活力来自目标的激励作用。长期目标带来激励作用,而适应力来自奉献精神。
青春期的时候,人类的大脑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且精力也达到了人生最旺盛的阶段。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们没有宏大、扎实的目标,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会是“空虚”和“愤慨”。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很多年轻人充满了愤怒,或者每天提不起劲。空虚和愤慨,是青春期无处安放的精力要去的地方。当精力无处可去的时候,它就会去向空虚和愤慨的方向。
作者给目标下了一个定义:“目标,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对你有意义,第二个是对这个世界有意义。方向和意义比任何特定行为指标都重要,这句话是这本书里边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但是我们的大脑特别喜欢盯着那些特定行为指标,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必须认识1000个字。你觉得这个指标重要吗?对做教育的人来说,这很重要,但作者认为这一点都不重要。比如海伦·凯勒,她是一个残疾人,看不见,听不到,还不能说话,但她最后成为了不起的作家。如果把她和别的孩子对标,在每一个时期里,她的身体发育水平、语言能力、文字能力,肯定都不合格,但是她有一个了不起的、伟大的目标。
作者研究了一辈子儿童发展心理学,他给大家最重要的建议就是不要让孩子去对标那些特定行为指标,因为孩子跟孩子不一样,看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只有崇高的目标才有用。比如作者曾经去过一个小镇,发现小镇上有一家餐厅,餐厅的饭食其实一般,普普通通,不是特别好吃。但这家餐厅有一个特点,他们用的服务员全是镇上的年轻人。镇上有些年轻人很不服管教,但只要把他们送到这家餐厅,让领班带一段时间,他们就会逐渐变成好孩子,他们开始关怀他人,成为良好公民。大家不明白,就去找领班问这是怎么做到的,领班说他就告诉那些孩子:“我们的使命是让顾客饿着肚子进来,然后开开心心地离开。”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服务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赚小费,不是为了勤工俭学,而是要带给这些客户快乐,为这些客户解决问题。如果你所做的任何一份工作能够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具体的人一些帮助和改变,这就叫作“召唤”,你就找到了一个真正崇高的目标和意义。
具有召唤感的目标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对自己的能力有切实的认知”。第二个,“想要了解这些能力可以如何服务于这一世界某方面的需要”。第三个,“能从用这种方式发挥个人能力中体会快乐”。 这三条原则适用于任何一个职业。能力、意义、快乐,这三种东西加在一起叫作“召唤”。你可以试着画三个圆圈,交叠在一起的中间部分,就是你最能够找到使命感的那份工作。它既能够给你带来快乐,又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意义,同时又是你能力范围内能够努力做到的事情。这就是召唤,也就是我们找到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