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0日,在我院五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一场燕园医院管理在线直播课堂,由北京大学尹梅教授讲授“如何做好医患沟通”,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以下是讲座的主要内容。
患者就诊如同走夜路,当不知道前路是否有积水、石头或陷阱时,就会走的很慢很慎重,医患沟通如同手电筒,照亮前路,使诊治之路走的更顺畅。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分两大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前者包括社会制度(例如国家医保和新农合的覆盖,使得患者看病更方便,花钱更少),习俗、文化和医学和科学的发展;后者包括医德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心理状态,其中技术水平是影响医患关系的核心要素,而良好的医德素质是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
当医患之间发生问题时,医务人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很重要。
医患沟通有以下几点原则:维护患者自尊,平等告知;提供有益建议,而非代替决策;以积极角度交流,给人以希望,使患者心理感觉得以减轻,从而放松心情,配合治疗;使患者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被理解。
而不和谐沟通的医方因素则包括:语言过于简单,忽略患者的感受;对患者的某些话反应过度;内容解释前后不一致;不良的情绪影响到工作状态;夸大疗效,对不良预后估计不足。
针对其中几个因素,尹教授举了生动的例子进行说明。曾经有一项全国性调研——“患者最不愿听医生说的话”,占据榜首的是医生常说的“和你说了你也不懂”,被采访的患者表示正是因为不明白,才想医生和自己多说。如此一来,可能有些能说得更清楚的,医生也将之简单化了,从而导致矛盾。尹教授认为,医者应尽量考虑患者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用患者能理解,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另外,有的患者说的话,原本没什么恶意,但医生听了也许会不开心。比如,有位患者不断追问医生:“像我这样的疾病,您有治好的吗?您水平怎么样呢?”医生微笑着回答:“治疗效果的好坏,需要你的配合,配合的好,治疗的就好。如果你相信我,咱们不妨试一试,如果你觉得我不行,可以再去想别的办法,找其他医生给你治疗,你看怎么样?”面对患者的质疑,医生这样的回答,是值得称赞的。曾经是医生的作家渡边淳一提出“钝感力”一词,即是告诫医者对于患者的话语勿过于敏感,如果因此反击,便易导致沟通障碍。另外,对于患者关于疗效的询问,医者不应为了安慰患者,而夸大疗效,应该选择更合适的语言。比如患者问:“医生我能治好吗?”医者应该选择“我们正在积极努力”等更中性、积极的话语,效果可能更好。
据统计,约80%的医疗纠纷是由非技术问题引起的,阻止医疗事故走向官司的行动,尹教授列举了前五种有效办法:解释和道歉、改正错误、赔偿损失、及时纠正治疗方案以及承认错误。这些办法都是相互交织的。而做出这些行为,须是发自内心的,用于还原事实,帮助患者处理好善后,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使患者或其家属接受,而不是评论谁对谁错。行动、交流越早,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小。医者不应心存侥幸,错失获得患者谅解的最好机会。问题发生时,人们都会有很深的反思,但人也有很强的忘性,过段时间可能会淡忘,我们须时刻提醒自己,不再犯错。
据说哈佛医学院曾调查,25个不满意的患者,有1位会投诉,而有21位患者再也不回来就诊了。1个满意的患者会将自己的满意告诉3个人,而1个不满意的患者会告诉12个人。患者的口口相传使得医者诊治时面对的患者不是1个,而是很多。
尹教授还提到,如何缩短医患距离:加强健康教育,缩小知识差距;主动还权于患者,共担医疗风险。她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家医院给一位70多岁的老人做手术,尽管家属已经恳切表示会接受一切后果,但是医疗团队考虑手术风险较大,一旦意外发生,家属可能仍不会接受。于是,这家医院启动了“律师见证程序”,将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细化到某点、某条,使患者家属对手术中存在的风险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和医疗团队达到默契。当然,最终手术很成功,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尹教授也提到,协议的签署不代表“免责牌”,当手术中有未预估的不良事件发生,医者仍要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患者特点,我们要积累经验,善于交流;面对患者的质疑,我们要开诚布公,获得认同;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坦然承认,提出解决方案。有能力的医者,不代表不出问题,而是能够预计到问题的发生,并且知道如何解决。
有时,医疗纠纷的发生并非医生无能,而是医学发展的局限和无奈。只有与患者坦诚相对,才能获得理解。站在医者的角度只是观察,而真正体会到痛苦的是患者自己,通过医患互动,才能更深切地与患者感同身受。医患沟通是人际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医患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作为医者,安慰好患者的心理,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