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在《光明日报》上看到的一则消息。
从北京开往湛江的列车隆隆前行。车厢里,三个熊孩子上蹿下跳、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手里还拿着零食,边吃边撒。
他们倒是高兴了,地下垃圾眼看就多了起来,其它乘客为了避免与他们身体接触,一边侧目一边闪挪。孩子的家长呢,处在”当局者迷“重症病态中......看着孩子们在眼前肆无忌惮地疯,为他们的活泼开朗而骄傲。
列车员出面制止,告这几位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车厢内玩耍,不要乱扔垃圾。
情理之中,职责之内的事啊,哪知一位家长拒绝并振振有词:我们不乱扔垃圾,你还不下岗了?
嚯,这理由真是噎死人,敢情我列车员还得谢谢你们的孩子扔垃圾,才能有我一碗饭吃啊!哎呦您内,是不是还得拜托您多扔点儿啊?
讲真,要是我碰到这种不讲道理没有公德的家长,还真有被噎住不知怎么还击的可能,但是,咱天朝人才济济,列车乘务员当然也不是吃素的。
一句话呛了回去:火葬场的职工还闲着呢,您怎么不去让他们有点儿事做呢?
哈哈哈,神回复,呛得好。这种少调没教的人就欠这样的话回击。
有些反转的是,列车员虽然痛快过了嘴瘾,可是却因为“在工作中发生严重损害职务形象的行为”,受到罚款500元的处理。
2.
生活中,这样的熊孩子比比皆是,烦眼烦心。
你见过把电梯里所有按键都摁亮的熊孩子吗?
你见过在餐厅里无所顾忌跑来跑去的熊孩子吗?
你见过在公交车上吃干吃面然后撒一地的熊孩子吗?
我有好几次去超市,在米柜前,都会见到有小孩子在那儿舀着玩儿,大米红豆花生小米,舀起来......倒下去.....舀起来......倒下去.......
孩子比米柜也高不了多少,可看不到家长在哪儿。尽管他并非主观故意,但还是有米撒出去。在超市光滑的地板上,那些米粒就增加了顾客滑倒的风险,而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多么浪费啊!
朋友小聚的时候,也碰到这样的小孩。那饭馆的风格有点复古,光线稍暗,隔断较多,适合三五好好友私密小聚。结果几个孩子打闹着冲进隔断,冲着你笑笑,又风一样跑开,你都找不着刚才的话聊到哪儿了。
3.
那次去外地开会时同住的舍友——一个哈尔滨的姑娘。她说起一年前经历过的一次旅行,还是连连摆手不堪回首。
当时是单位的几个姐妹结伴出来玩,有两个人带着孩子。结果,这俩孩子的破坏力、爆发力、搅局力都是洪荒级别的。
大家在各个景区都玩不到心上,有时候得帮着招呼这俩孩子,有时候呢,俩孩子在视野里闹腾得慌,而且,回了旅店也不消停,也不知道这俩宝贝哪来那么大精神,在几个房间串来串去,伴随着你逮我我抓你的兴奋的尖叫与笑声——疯得半夜尿了床,哭哭啼啼的,得,白天玩不好,晚上睡不好。
她说,一天两天可以将就,可她们那次策划的是一周的行程。妥了,她早不想逛了,就觉得脑袋大,就想早点结束这样煎熬的旅程。碍于同事间的情面,她也不便过于表示不悦,而且,那两位母亲也已经焦头烂额了。
基于这次旅行,她甚至坚定了自己做丁克一族的决心。
3.
我们可以说小孩子天真无邪来打圆场,但小孩子的行为背后折射出的是大人对公德教育的忽视。
也许,这些家长听到这话会喊冤:我们没意识到啊。
是的,关键就在于这么一句“没有意识到”。
没有哪位父母亲要刻意把自己孩子教育成“人嫌狗不爱”的境界,但怎么就像是越教育越顽劣的节奏呢?
说到底,是父母关于教育的根基意识的缺失。
教育的根基是立德,是教孩子做人,是塑造孩子灵魂,是培养贵族气质。可很多家长是在围绕孩子的成绩做文章——背会几首诗,会唱几首英文歌,会弹几首曲子。教育的成果被量化了,却忽视最起码的公德教育。
公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有样学样,什么样的爹妈什么样的孩子。文章开头那位列车上的母亲,可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啊!
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一掷千金都毫不含糊,可是,金钱投入越多就越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吗?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不能一味地盯着诸如成绩、奖牌等量化的结果,一定要先夯实教育的根基——学会做人。
作者穆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