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定得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只有智慧的爱对我们的孩子才有价值,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我们爱孩子,用智慧的爱来爱孩子,难道仅仅“为了爱”吗?我们的爱应该有一个更崇高的目的,那就是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这就是爱的交互,也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作为教育者,心中一定要有这样的目的,我们的爱才会真正具有价值。用各种契机造成影响。
今天的分享围绕着帮孩子生起悲悯之心!
第一个案例:画中裸女是黄色的吗?
在一次美术课上,大李老师给孩子们欣赏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画的画,画面上有一个端着盘子的土著女人,她裸着身子。
有孩子立刻就发现了,这个女人没有穿衣服。她觉得这是一个提升孩子艺术审美和人格审美的好机会,一个人若是没有对这个世界的基础审美,人格中的品味将是低下的,对自己身体的器官若是没有正大光明的见识,这也是可悲的,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文明时代,不能以对号入座的观点来评价自己也会具有的生理器官。
她说在塔希提岛,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穿上衣,是一种习惯,画家显然不是为了画裸体才跑这么远,当然是因为他在那里发觉了美,才提笔将美画下来,这是艺术品的素材而不是黄色的。
因为上面的话题,孩子们又问到为什么女人生孩子,而不是男人生:
我们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从一个点开始,然后延展出与这个点相关联的其他内容,于是最后就形成了具有着严密关系的庞大知识系统和文化领域。孩子由讨论高更这幅画上裸露着上半身的女人是不是“黄色”的,而延展出了为什么必须是女人生孩子的话题,这个问题要不要跟孩子们去探索呢?当然需要的,因为孩子是人,自己从哪里来的问题是人类根本归属的问题,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物种最基础的常识。于是他们的美术课就开始讨论为什么男人不能生宝宝的问题。
第二个案例:为什么是女人生孩子?
有孩子说:因为女人勤劳。也有孩子说:因为女人有乳房可以孕育小宝宝。还有孩子说:因为女人生了宝宝,宝宝特别爱她们。
于是我开始描述分娩的过程是有多痛苦,怀孕的时候孕吐多严重,十个月的怀胎时间又有多难受,女人分娩所经历的疼痛,是人类所能经历痛苦的极限。孩子们听了,都静悄悄的,其中有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有个办法,想办法让娃娃只有针尖那么小,生的时候,给妈妈肚皮上戳个针眼,娃娃就会从针眼里掉出来,在外面长大。”
这时孩子们的心中已经生起了对妈妈的同情,他们既不想让自己不出生,又心疼妈妈,这也许使他们长那么大第一次专门考虑另一个人的困难,第一次专门花时间来为别人的利益而努力,慈悲心由此生起,利他精神由慈悲心而生长。
其实对孩子进行这些慈悲心的帮助,不光是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做,家长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孩子给我们提供的机会去帮助孩子。
对母亲的同情,重新去认识母亲,把对母亲的情感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再推己及人,把一个只能关注主观意识的心灵引向体验客观感受的层面。让孩子们学会爱,能够爱别人。在他们心中竖起一座伟大情感的小里程碑,人的世界必须表征朝着这个方向去建构,才能堪称为人,每个人生活在这样的人群中才会感到幸福。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就是要灵敏地抓住出现在你面前的每一个机会然后发展,最后回归到那个原点上面,这个点就是人最基本的情感,是对快乐的追求,爱是幸福的最大元素。
爱是教育的前提,如果在我们的教育里,由于没有找到能够触动孩子心灵的对象、没有发现可供爱生长的土壤,就无法真正在孩子们心中生长出来爱,于是爱只能成为表面的口号。而家长又只知去爱孩子,不知用自己的爱培植孩子的爱,所以,孩子不能够在内心深处形成爱的交互,不能认知爱。
而学校教育中的“爱”如果只是语言的记忆、口头的表达,由于人没有成长起爱的基本能力,孩子对“爱国家”“爱集体这样的内容无法产生切身的情感,不能有更深的体验,所以只能成为口号。
如果我们能从离孩子最近的人开始,如从孩子的妈妈开始,从孩子的朋友开始,培植这种爱,由爱与自己相关的人开始,再发展为爱自己的国家、爱那些需要爱的人,就比较容易。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使得我们的孩子成为不懂得爱,只有知识和技能的人。
第三个案例:为什么要宽容别人?
有次我上课,发现班里有个女生的画被人偷偷破坏了,我要求他自己承认错误,一个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他以为我要用鸡毛掸子打他,但是我没有。
我问他:“是你把她的画擦坏了?”他点点头,表示知道自己是干了坏事。我说:“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帮人家把画画好,另一个是让我在你的手上打五下。”出乎我的意料,他选了后者,我感到自己一定不能这么做,要是这样,他会形成一个概念:在他对了,别认错了的时候,就可以用打的方式对待犯错者,这就是对于爱的扼杀。
我便说:“你用粗暴的方式使那个同学伤心,老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式使你伤心,我再给你一次选择机会,要么是把她的画恢复原样,要么是向她道歉。”男生很倔,不肯道歉也不肯复原画,女生看不下去了,主动说:“算了算了,我自己把画画好。”
显然女孩的行为感动了这个男孩,他马上转过身子,对着女孩大声说:对不起,这时大李老师的心被孩子深深地打动了,她觉得孩子比她高级得多。
她对全班说:我们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他们两人的高贵品质?让我们为他俩再鼓一次掌!掌声落下,男孩朝着大李老师举起了两只手,她以为他有话要说,就把头低下来。他搂着她的脖子,当着全班的面在她的脸上重重亲了一下。顷刻,一股幸福的电流传遍了她的全身。
这时再看全班,这些10岁孩子的脸上呈现出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满意而宽容的笑容。
孩子特别能感觉美好的东西,只要你感动了他,他的心灵就会变得高尚起来。这就是爱的交换。爱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互换。
大李老师把这件事在家长会上讲了,家长也被感动了。她说咱们如果能感动孩子,就会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偶像,这就是驯养。
孩子就会像你驯化过的小动物那样紧紧依附于你,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在没有冲突和苦难中变成现实,就不会出现明明是必须走的路,孩子偏要不听你的建议,偏要走向危险和不正确的路。
我们的家也变得和谐温暖,家里如果弥漫这样的空气的话,这个家就成了孩子心灵的、幸福的港湾。
在以后生活中,无论多么艰难,受到的挫折多么大,他的心里不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因为只要他想起我们,想起那个家,再大的难关也能挺过去的。
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但要有无边无际的爱,更要有非常智慧的爱。因为这不但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家长真的需要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心了,查一查那颗心里到底缺了什么?不光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成人也需要幸福地、有质量地活着。教育不光是孩子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教育不是哪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负起的责任。
据说在大象群中,每一只大象都肩负着每只小象的责任,不论这只小象是哪个妈妈生的,我们人类也应该这样。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太难了。由于文化断层以及其他原因,有些人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我们说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爱。爱从哪里开始?从同情心开始。
在课上,大李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老爷爷和猴子的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悲悯心。
故事的第一部分:猴子偷玉米,老爷爷很无奈
独居的老爷爷在山坡上种起了玉米,辛苦劳作,好不容易结出了玉米棒子,突然从林子里冲出来一群猴子,猴子冲到玉米田里大肆破坏,其中,领头的一只棕毛老猴长得又肥又大,特别喜欢卖价最高,最好吃的红玉米,使劲地吃,吃不完就扔。
老爷爷恨死猴子们了,但自己年事已高,根本驱赶不了一群猴子,只好在那之后买了一杆枪,用以赶走猴子。
孩子们对第一部分故事的感受:
心疼老爷爷白干一年,厌恶猴子糟蹋玉米。
故事的第二部分:豺狼要吃猴子,老爷爷该救还是无视?
第二年,老爷爷有了枪,感觉上安全了很多,猴子们果然来了,但这次豺狼也来了,猴子们被吓得一动不敢动。豺狼选中了最肥最大的棕毛老猴,嗖地一下跳到了猴子头上,一口一口拔下猴子头上的毛,原来豺狼为了吃的舒服,要把猴子身上的毛全部拔光了才正式享用。
老爷爷本来还挺高兴,大仇得报,自己连枪都不用,结果看到猴子被拔毛拔得鲜血淋漓很是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开枪打死了豺狼。
孩子们对第二部分故事的感受:
一开始也为猴子得到应有的惩罚感到痛快,但在感同身受地想到,猴子被拔毛过程中的痛苦,对猴子产生了同情心,但孩子们又犹豫,如果救下猴子,它们又回来糟蹋玉米地,那老爷爷又是白干了一年……
故事的第三部分:群猴逃回山林,来年还会搞破坏吗?
转眼到了秋天,老爷爷去地里收玉米,正想赶在猴子来之前把玉米能收多少是多少,棕毛老猴带着猴子们来了,老爷爷本来心想完了,自己又要白干一年,结果猴子们有样学样,也开始帮着老爷爷掰玉米,它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摆在地里头,然后悄然离去。
孩子们对第三部分故事的感受:
孩子们很开心,笑里包含着深深地感动。
故事的第四部分:老爷爷想和猴子们做朋友,却要扔下枪,他该怎么办?
老爷爷看到猴子们如此帮助自己,心里很感动,想和猴子们成为朋友,但猴子们害怕枪,不敢靠近,要是老爷爷砸了枪,万一又有豺狼出现,他该怎么办?可不放下枪就没法和猴子们做朋友,老爷爷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枪砸了。
猴子们看到枪坏了,都很开心,跑过来和老爷爷亲近起来,就这样,老爷爷不再寂寞了。
孩子们对第四部分故事的感受:
孩子们听到这里高兴得很,他们会把老爷爷的形象和自己身边最慈祥最有爱的形象整合在一起,让老爷爷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猴王的形象也会与现实形象匹配,在孩子们的心中渐渐明朗。
故事的第五部分:狼来了,老爷爷没了枪该怎么办?
老爷爷更老了,种不动玉米了,他就把卖玉米攒成的钱买了几头牛,大牛生小牛,几年之后成了一群牛,突然有一天,老爷爷听到牛群叫的特别凄惨,只见来了一群狼,老爷爷想牵着牛逃跑,但狼已经包围了他们。
就在这个紧急关头,棕毛老猴带领群猴从山上冲了下来,和狼缠斗起来,老爷爷得空,赶紧赶牛进山,等他再回去帮猴子,却只在山谷里发现一堆猴子的白骨……
再后来,人们来到山里找寻老爷爷的住处,发现他住的地方变成了一堆烧焦的泥土,老爷爷不见了。
孩子们对第五部分故事的感受:
我刚开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本来还在吵吵嚷嚷,有的甚至满地乱跑。讲着讲着,他们开始安静下来。再后来,教室里鸦雀无声了。他们屏住呼吸在听,眼睛里露出一种很特别的光——被深深感动的光。尤其是当我讲到故事的结尾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都热泪盈眶,有的甚至埋下头去……
孩子需要什么,教育者就用什么满足他们,如果给予的不适合,如果孩子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他的心就会漂浮着,无所适从,就会心烦意乱,就会胡闹、捣乱、甚至打架,就会说一些无聊的话,只能拿这些东西来填充精神上的空缺。
你如果用能愉悦人类精神的内容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供发展的平台,用爱占有孩子灵魂的话,他们就不再这样。你会从新来的孩子身上发现你建构的结果,她发现当一个新来的孩子说出难听的话,做了出格的事,其他孩子就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甚至会有孩子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行为,使得那个新来的孩子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小集体就进入良性循环,孩子的状态越来越高,上课也不用特别维持纪律。纪律和秩序是人类灵魂里本来就有的东西,如果只能靠着威严来维护的话,说明威严已被破坏了!
人是精神的载体,精神好了人就好了,心里有了力量就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