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已30多年,特别是互联网日新月异的近几年,不论官方还是坊间仍旧经常把这碗80年代的“冷饭”(铁饭碗和个体户)不断换汤不换药地翻炒,对于早已吃惯干货喝惯鸡汤的我们,是否早已洞见自己路在何方?
要么论资排辈,要么说走就走。
如果真能这么简单洒脱,就不会有诸多机构“例假”般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为此“碎碎念”。
即便没有第三方舆论造势,围城里的“士子”们或围城外的“国考生”们抑或“个体集体”们,一年也总有那么几天“雷打不动”地会为自己何去何从而“患得患失”。
诸位,这种国产择业情节到底咋回事,您怎么看?
儒家思想的两大法宝:官本位和孝道。
前者构建固化现有社会意识形态,后者遵从父母之命。一前一后本不影响择业选择,但是还有一个大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便身处在21世纪,远离“士农工商”的父母们,仍不会忘记要求子女在“懂政治、顾大局、听招呼”的家训下,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
诚然,这是升级版的父母之命,择业范畴涵盖当今大多数行业职业。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仍有不少“顺其自然”的父母允许其“不听话”的孩子们“下海”。历经30年的经济洗礼,其成果大家应该不言而喻。
那为什么连国家总理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这碗“冷饭”依旧如此聒噪?
《巨婴国》这本书到底如何让人褒贬不一在这里我们先不管它,如果非要把“体制”与“巨婴”通过刻意串联扩大“脑补空间”,在这里我们也不必要“先下结论后再依葫芦画瓢地推逻辑”。
只是,“体制外”的无限可能和行业大v的光环效应,着实让“城里城外人”鸡血澎湃刻意练习。况且,还有另一波激起千层浪的内容创业席卷全国,更是把这碗“冷饭”注入新的营养与玩法。
当然,不乏少数独立思考的行动派坚持屡败屡战,只是最后能“金石为开”者少之又少。
就算有幸成为“凤毛麟角”者,又存在如何把自己的“特殊经验与普遍经验”通
过哪种“语言或文字”完美适配不同特质的受众群体这一“转换效率”问题。
高能预警:以下体会,权当笑谈。
“体制本无树,饭碗亦非台”:要么工作,要么不工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哪来这么多体制内外的碎碎念。
既然工作,无论为别人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归根结底都是“自作自受”。所谓光鲜者的背后真不一定是你看看文字就能洞见的。
“不论心猿意马者,还是刻舟求剑者,或者是东食西宿者……”总是幂次分布的大多数,也是被浑水摸鱼的大多数,更是“沙发思辩”的典范。
题外话
近日,无意中看到一则聊体制的软文,作者签名特意标注离开体制,语言犀利充满洞见。
是否有“和尚背姑娘”之嫌,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无法改变中式“体制本位”的思想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