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因外在环境而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无助感。
无助感当然只是一种感觉,并不代表主体不具备相关的能力,很多时候事实与主体的感觉正好相反,主体是有能力去完成,却自感无力。
习得性无助,在我看来,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外在环境或其他客体不断给主体灌输“你不行”的理念,使这一理念逐渐内化为主体的自我结论。另一种是,其他客体通过代劳等方式,让主体与相关能力发生隔绝,使主体没有验证的机会,从而逐渐得出“我不行”的结论。
习得性无助几乎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找到痕迹。根据目标能力的不同,其危害性大小不一。对成长期孩童来说,习得性无助的危害是很大的。
我曾经观察到这样的场景:在吃火锅这样简单的场景下,亲人给“她”夹片毛肚,“她”只需在锅里简单涮过之后即可食用,而“她”的做法是直接将生毛肚喂了自己的嘴里。这里没有任何文化隔阂,火锅也非“她”第一次经历,而我之所以对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瞬间印象深刻,是因为“她”一直对新事物(相对的)的学习抱有排斥态度,对大多数任务都抱有悲观预期,并诉诸于“自己笨”之类的原因。吃火锅的这次一掠而过的情景很明确地说明了这一切行为模式的成因。
早期“你不行”的反复打击,后期不断代劳的相处方式,将“习得性无助”深深地写入了“她”的系统底层。以至于使“她”在更后来的人看来既可怜又可气。
以人为镜,我们可以间接认识自己。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观念植入,它不会一蹴而就,却也难以根治。认识它,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在对家人的帮助中,时刻要注意考虑这一帮助的远期后果,要及时计划帮助的撤出动作;同时,我们要明白代劳绝对不是帮助行为,更可能是一剂慢性毒药。同时,我们也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判断自己的退却是否是因为无助心理在作怪;而无助心理的根除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们必须要时刻抱有走出舒适区面对无助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