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自己尝试着认认真真读完的第一本文言文小说(感觉应该是半白话文),读完了,就喜欢上了文言文,从“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的相思之情到“入房中,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的相见之喜跃然纸上,了了数字,却纸短情长。正如有人说再精美的白话文,都无法还原古典文字的美感,所以总想着写点什么以示纪念。
其实确切地说,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小说是《红楼梦》,记得好象是刚上初中的样子,是在父亲的一个书箱中无意间发现的,而且是那种线装的繁体字版的,只有上册,还没有了封皮。在自己的印象中,能够读进去古文的人都是很有学问的人,最简单的一点,就光是认得文章里面的很多字就很厉害了,更别说能领会内涵,引经据典了,所以能从古文中体会文字之魅力,并能激扬文字,自得其乐者绝对是大咖。
小说的作者沈复,字三白,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城,他出身衣冠之家,但一生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做幕僚、卖字画为生,妻子死后,去了四川,后不知所踪。沈复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他的出名绝对是因为他的这本《浮生六记》(实际上是四记,后两记是后人补记),收录于初中课本中的《童趣》就是出自这本小说。而小说的出名更多是因为记录了他与其妻子陈芸的家庭生活的一些家长里短的平淡故事,陈芸曾被林语堂评价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也许正是因为芸娘的可爱,和这些真情流露,一往情深的“小确幸”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才让沈复的《浮生六记》,最终流传至今,并逐渐成为经典。
前半部分的《闺房记乐》、《闲情记趣》是小说中的亮点,主要以记述沈复与芸娘的妙趣横生的日常生活为主,沈复与陈芸一见钟情,“若为儿择妻,非芸不娶”。她勤劳聪明,自学识字,靠作针线活养家;她贤惠识大体,灯下夜读等候晚归的夫君;她风雅好学,闲暇时陪夫君谈诗论书,赏月饮酒;她聪慧富有情趣,用莲花之心泡茶;她活泼喜欢游历,女扮男装陪夫君游园逛庙会,她浪漫多情,两人在七夕日镌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妻”图章,加盖于往来书信上......。在古代封建礼教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妻妾成群的时代背景之下,沈复和芸娘能心相通,性相近,相爱相知并相守一生,也算是三生石上修来的福分了。
后半部分《坎坷记愁》,陈芸为公婆误会,受尽委屈,后沈复夫妻二人为家庭所不容,两度被赶出家门,居无定所,寄人篱下,致使陈芸重病少治,最终客死他乡。而陈芸病中却还为他谋娶待妾,弥留之际还盼望夫君可以娶妻续弦。很多人说,造成这悲残结局的原因虽有家族内部财产争夺和小人挑拨陷害,而很大原因更应该归过于沈复是个典型的“不思习上”的败家子,为子、为父、为夫都有失男人的责任。其实今天看来,究其根本原因而是夫妻二人率真随性的作风是被当时的封建礼教所不容的,从而也就注定了他们后半生令人唏嘘的悲惨境遇。
《浪游记快》中,沈复在历尽了人间的丧亲之痛:爱妻殇,亲父亡,独子夭后,已是“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孤身一人,两手空空,开始了他后半生游历山水的日子,我个人认为这种境况的造成,完全是由沈复的个人性格所决定的。沈复的前半生无疑是非常幸福的,他出生于当时的太平盛世,家境殷实,婚姻自主,加之夫妻相通,所以养成了沈复慷慨豪爽、风流蕴藉、洒脱不羁、澄静缄默的性格,他对待名利、财富和封建礼教都是不太在乎的,都是随心而为的。所以后来当他被赶出家门,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持后又恰遇自己被裁员失业,妻子陈芸重病而无药救治,父亲病亡而无法见最后一面,女儿青君小小年纪就做了人家的童养媳,儿子逢森十八岁早夭,这一系列的悲惨遭遇,可谓人生之至痛!用今天的眼光看,他的一生的确是有负于自己的妻子、儿女和父母双亲的。但当所有的一切都离他而去时,悲痛过后,他却不曾因自己的品行而有过多的忏悔,他相信与陈芸相亲相爱是夫妻应有之义,自信个人所为无可指责,故而能坦然处之,所以在爱妻殇,亲父亡,独子夭后,仍能畅游于天下,于是才有了这传为经典的《浮生六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沈复与陈芸的快乐与贫富无关、与功名无关,纵然一生穷困潦倒,为的不就是这份淡然与宁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