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小时候读《西游记》,每次读到这里,都十分羡慕八戒,心里想着,要是我也能当上这个净坛使者,就算让我变成八戒那样的丑陋嘴脸,我也心甘情愿啊!不是我读书喜欢胡思乱想,主要是我真的吃过,真的做过“净坛使者”。
大概在四岁的时候,父母亲发现我——他们四个孩子中唯一的一个儿子,有一点毛病,就是天生胆小。那时候我胆小到什么程度呢?这样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耍,推门进来一个陌生人,人家特别温柔地开口问我家是不是姓李。那人热情的双眼期待着我的回答,脸上还带着笑。我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弄得前来串门的叔叔相当尴尬。
于是,我的父母遍访名师,四处求医问药,终于在一个称之为“半仙”的人那里讨来了救我的偏方。开始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偏方,直到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再结合鲁迅先生的文章《药》,那就心里更清楚了。
“半仙”告诉我的父亲,说不管是哪里的贡品,只要让我吃了,肯定就能根治这种胆小的毛病了。
不过,我的父母亲都是特别老实巴交的人,让他们去讨要一些,两个人就开始纠结了,无论如何开不了这个口,最后还是我的师父帮了他。
那是我父亲和师父第一次认识并且打交道。本家的一个亲戚走了,作为帮忙的主力,师父和父亲都一直抢在前面干活。五十多岁的师父,在指挥一帮年轻人干活时,看出来父亲是个实在人,任劳任怨的,便打心眼里认同了父亲。
祭奠仪式结束后,案桌上的贡品可以任意带走,不等师父开口,有几个人就冲上去开始哄抢。这也太不像话了,都给我住手。师父大喊一声,吓得那些人都愣在了那里,谁也不敢再动手了。然后师父对着父亲说,“半仙”都告诉他了,知道父亲也想拿一些贡品,现在就去拿,等会儿就没了。且不说“半仙”的话是不是靠谱,就算是心理安慰,也可以试试,快过去挑选点,带回去吧!师父说完,也不等其他人有什么反应,推开前面的人,让他们让出一条道,又推了父亲一把。父亲这才走过去,挑选了几样点心,用草纸包了,踹在了怀里。特别感激地朝着师父鞠了一个躬。
于是,我第一次做了“净坛使者”,吃到了孩子们都想吃的东西。也许是这些贡品起了作用,一年后,我的胆子就变大了,由过去的唯唯诺诺胆小如鼠,变成了什么都敢说,什么也都敢做的“野”孩子。
第二次做“净坛使者”。小时候我们住的地方,分别被南北两条河槽包围,跨过南河槽不远,就是土山,土山有许多坟墓。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规定,人们都是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让亲人们入土为安的。现在那里已经成了公墓。
我们在房头玩耍时,能清楚地看见对面的土山。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十几个小伙伴儿在房头胡同里玩的热火朝天,被几个大孩子喊住,他们指着对面土山的坟墓前,说有贡品,看见了没有,就是那个大西瓜,人已经走了,肯定不要了,快去把它抱回来,大家分西瓜吃。说完还问了问,有人敢去吗?
看见小伙伴们没有人敢答应,我也没有说话,只是小跑着冲向了河槽,跨过河槽,到了土山,二话不说,抱起西瓜就往回走。很大一颗西瓜,小小的我并没有走多远,赶紧放下歇歇。就这样走走歇歇,终于跨过了河槽,被等在那里的小伙伴们接应住,大家一起把大西瓜抬回到房头。
大孩子们也不顾表扬我,直接用拳头,三拳两拳把西瓜砸开,众人分而食之。我当然也没有例外,大孩子的头还特意挑选了一块西瓜的中间部分作为奖励给了我。就因为我的勇敢,也让我成了这帮小伙伴们的头。
稍微大点以后,我曾经问过师父,这种贡品真的那么神奇吗?师父先是呵呵一笑,然后特别认真地给我讲了许多。因为物质匮乏,当然这些都是好东西了,至于可以根治孩子胆小这种说法,应该是“半仙”们故弄玄虚,大概可以起到心里暗示的作用。
现在的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都富裕起来了,祭奠仪式更加讲究。不过,很少再听到或者看到吃贡品的。要说吃也就是吃羊肉,我们这里就是这样的风俗习惯,贡品就是一只整羊,仪式结束后,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它剁开成小块,用特制的铁皮炉子和大铁锅,满满炖一锅羊肉,用来感谢那些辛苦跑来帮忙的人。
随着老一辈人慢慢都走了,而我们都进了城,许多风俗习惯都改变了。尤其是疫情期间,连奔丧都不能去了,更别提一些风俗了。
现在给孩子们讲《西游记》,八戒这个净坛使者具体做什么的,孩子们都听不懂,他们很少能见到和听到这些奇闻异事。我之所以喜欢说这些事,是因为怀念。怀念过去那种纯朴的邻居关系,怀念一些老一辈的人。他们遇事通达,讲究礼仪,跟时下流行的那种人和事有着天壤之别。可惜,故乡已经远去,老一辈的人也渐渐地被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