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城记-蜜月三亚(4)
黎族纹身:岁月正在带走渗入皮肤的颜色
【1】渗入皮肤的颜色
纹身,无论是从身边人,还是银幕中,见过不少。当看到黎族老太太的纹身,吓了一跳,很震撼。
先是部位,竟然文在脸上。
进入“槟榔谷”景区黎村之前,导游给我们铺垫。海南十八怪之一:18岁的姑娘像妖怪,将在村里印证。除了说海南紫外线强,女孩相对长得黑,更是黎族绣面纹身的描述。
不仅在脸上,还有背部、腰部、腿上,都满是青色图案。
若是一个小图案也就罢了!黎族老太太那脸上、腿上,一条接一条,像是整齐开发的梯田,又如暴起的青筋;梯度分明、层次清晰、线条绵延、错落有致。
显然,她们的纹身,不是为了个性或美观。深厚的历史渊源、虔诚的信仰,讲述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条条纹路,渗入皮肤的颜色,记录着每个黎族老太太的生命轨迹。
【2】纹身是传说
黎族纹身,起源的传说很多。
相传在远古时,我国南方洪水泛滥,威胁着先民。一对兄妹背井离乡,逃难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分头在岛上寻找人烟,说好见到当地人就或嫁或娶,过个安稳日子。
在岛上转了很久,始终都没有找到人影。
为了延续后代,妹妹将自己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认出,并结成夫妇。从此,黎族在海南岛繁衍生息。
故事显然是不可考据的,黎族纹身的传统,却流传久远,绵延至今。
【3】纹身是身份认同
在海南,黎族有五大族群。
近百年来, 只有赛黎( 加茂黎) 没有发现妇女纹面的现象, 其他四个族群:润黎( 本地黎) 、美孚黎、杞黎、哈黎妇女都有纹面的历史,每个族群纹面的图式也不相同。在我们看来分别不大的绣面纹身,在族群人看来区别很多,他们能一眼分别出这是哪个族群、哪个村落的。
正是这种差异,给了纹身的理由。黎族女子约从12岁开始就绣面纹身,否则会遭到族群的排斥,身上的图案就是“认祖归宗”的身份符号。没有纹身的女子,死后祖先无法相认。
倘若违背或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纹身,不幸与世长辞。即使是去世之后,也不可避免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纹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才能将尸体置于棺枢之中。否则,就没有资格埋葬在黎族集体的墓地之中。
不同位置的纹身,含义也不同,都有“辟邪保平安”只说。据导游介绍,划于脸部两颊的纹图代表“福魂”,划于上唇的纹图代表“吉利”,划于下唇的纹图代表“多福”,划于手臂上的纹图代表“平安”,划于胸上的纹图,代表“财富、多子多福”,大腿上划纹图象征“避邪护身”。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谪居海南期间,就和黎族人打过交道。其诗云: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这里的“雕题”,指的就是黎族的纹身习俗。
黎族女人的纹身,记录着身份,承载着信仰,传递着悠久的传统。
【4】纹身是成长的仪式
黎族有个节日,三月三,也称“爱情节”。
女孩长到十五六岁之后,父母就会在家附近,建一间独立的小房子。黎语称:布隆闺,专供女子居住、社交,特别是择偶。小伙晚上在“布隆闺”窗前唱情歌,女孩以歌相应。看中了,小伙子在女方家中住三年,给丈人做“长工”。待有儿女后,再正式结婚,夫妻双双带着孩子回婆家。抱着孩子谈恋爱,也是海南十八怪之一。儿女有幸参加父母婚礼,这是惟独海南黎寨才有的奇景。
文身,通常选择在“布隆闺”进行。择良辰吉日,杀鸡摆酒,向祖先告明文身者的名字,以便文身者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后能与祖宗相认。文师折下一根树枝,象征性地把场地轻拂一遍,然后把树叶挂在房门外面,提醒外人不要进入。文身完毕后,要煮龙眼树叶水洗身。主人家大摆酒席庆贺,并酬谢文师。
对于黎族人而言,纹身是一个庄严的仪式。孩子长大,“认祖归宗”,走向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幸福。
【5】岁月带走传统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传统都是靠世代沿袭。或许,我们今天了解的黎族纹身,已经完全曲解了祖辈的意愿,但对于美好的期许从未改变。
能见证最后一批“原生态”黎族纹身,我以及诸多游客是幸运的。黎族人普遍长寿,我们看到的100多岁的老太太,身体仍硬朗,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布隆(你好的意思)。
黎族人的习俗,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少。景区通过各种方式,向四方友人展示着古老的沿袭,还开发了一场独具特色的黎族表演:槟榔古韵。
然而,真正看着黎族老太太身上纹路清晰的图案,我还是感到遗憾。不合时宜的传统,注定会被岁月带走,我们又该积淀什么留给未来的“游客”。
走城记-蜜月三亚
认识作者:本名罗从政,江湖上最年轻的“老罗”,陕西安康旬阳人,写作公众号:老罗没从政,出版作品两部。
走城记系列:用真实的足迹,最真诚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2017,我们在路上!近期专题:蜜月中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