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城记-蜜月三亚(4)
黎锦:为东方服饰锦上添花
【1】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海南最主要的土著人群,黎族,最让我佩服的是黎锦。
2006年5月20日,黎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黎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的“黎单”,“黎幕”宋代已远销大陆,“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
正是出于保护的危机,历史的记载,文化的瑰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难以想象,在祖国的遥远边陲,竟然隐藏着一项流传几千年,比广袤的大陆更先进的服饰技艺。
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海南岛正是因为黎锦,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制作精美,色彩鲜艳,花纹图案精美,在纺、织、染、绣方面都体现黎族民族特色,对中国纺织艺术的影响无可替代。
在海南黎族中,如今懂得黎锦技术的仅1000多人,这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能至今保持着千年的传统,手足相传、沿袭至今,着实令人赞叹。
【2】黄道婆黎族学艺
向历史深处追溯。黎锦,不但展现着黎族人的穿着艺术,更是东方服饰的鼻祖。黄道婆,成为传道布业的始祖。
黄道婆,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十二三岁就被卖给地主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沉重的苦难摧残着黄道婆,也磨炼了她。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残忍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
黄道婆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在封建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
在与黎族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黄道婆渐渐融入当地。除了耕作方式,黎族人还把纺织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黄道婆。
当时,黎族人民生产的黎单、黎饰、鞍塔闻名内外,棉纺织技术非常先进。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学习,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的长处,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三十年的黄道婆,始终怀念自己海峡彼岸的故乡。
元朝初年,黄道婆重返故乡乌泥泾。她回来后,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工具,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松江人民。一边教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一边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
虽然黄道婆回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劳动推动了当地,乃至整个中国棉纺织业。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松江人感念她的恩德,为她立祠。因战乱,祠被毁,后乡人张守中重建,并请王逢作诗纪念。
留下王逢《黄道婆祠》: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径夺天造。
【3】黎锦的传承
在三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甘什黎村,衣着鲜艳的黎族妇女,展示了黎锦这一鲜活的遗产。
在槟榔古韵的真人秀中,一群老太太正在以表演的形式,向世界游人展示古老的艺术,据说最年长者有102岁。在村子里,我们又一次走近黎锦,满脸纹身的黎族妇女,娴熟地忙碌着。
无论是远观表演,还是近距离端详,都不可能道出黎锦的玄机,更不可能助力技艺的传承。留给我们的,只有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的布料、衣服。每一幅图案,彰显黎族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讲述着悠久民族的传说。
与诸多景点不同的是,呈现了那么多,村子里现纺布料却不对外直接出售。商业价值的保留,给为原生态的甘什黎村,留下了一丝难得的纯粹。
黎锦的服饰主要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等。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穿上镶嵌珠宝,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等装饰,堪称精美。
黎锦中,最负盛名的是“双面绣”,主要源自白沙县黎族,为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苏州"双面绣"之美称。据专业人士介绍,黎锦的某些技艺手法,让纺织机器都望尘莫及。
为了继承先民的智慧,海南的官方和民间,都在纷纷行动。财政上给予支持,教育上融入学校普及,更多的是公司化的生产运营。越来越多的平台,让“活化石”迸发了生机,越走越远。
离开三亚,告别黎族。无论身在何处,每每看到织绣华丽的服饰,不禁想起黄道婆,想起伟大的黎族妇女。
走城记-蜜月三亚
认识作者:本名罗从政,江湖上最年轻的“老罗”,陕西安康旬阳人,写作公众号:老罗没从政,出版作品两部。
走城记系列:用真实的足迹,最真诚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2017,我们在路上!近期专题:蜜月中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