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看板方法:看懂累积流图
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真假无从考证,过程似曾相识,结果耐人寻味。
美国护士发错药
这位护士叫玛丽,在纽约一家医院已经工作了三年。这年纽约气候异常,住院病人激增,玛丽忙得脚不沾地。一天给病人发药时,她张冠李戴发错了药,幸好被及时发现,没有酿成事故。
但医院的管理部门依然对这件事情展开了严厉地“问责”。
首先问责护理部。他们从电脑中调出最近一段时间病历记录,发现“玛丽负责区域病人增加了30%,而护士人手并没有增加”。调查部门认为护理部没有适时增加人手,造成玛丽工作量加大,劳累过度。人员调配失误。
然后问责人力资源部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玛丽的家里最近有什么问题?询问得知,她的孩子刚两岁,上幼儿园不适应,整夜哭闹,影响到玛丽晚上休息。调查人员询问后认为“医院的心理专家没有对她进行帮助,失职!”
最后问责制药厂。专家认为“谁也不想发错药,这里可能有药物本身的原因”。他们把玛丽发错的药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几种常用药的外观、颜色相似,容易混淆。他们向药厂发函:建议改变常用药片外包装,或改变药的形状,尽可能减少护士对药物的误识。
那几天玛丽特别紧张,不知医院如何处理。医院心理专家走访了她,告诉她不用担心病人赔偿事宜,已由保险公司解决。还与玛丽夫妻探讨如何照顾孩子,并向社区申请给予她10小时义工帮助。玛丽下夜班,义工照顾孩子,以保证她能充分休息。同时医院特别批准她“放几天假,帮助女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这以后,玛丽工作更加认真细致,也没有人发生类似错误。她和同事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工作,想一直做下去。
苦逼的程序猿
在与同事交流研发出现的问题的时候,大家一般是按照流程、规范、要求去匹配,把人当做机器,忽视了团队的负荷和工作压力的问题,所以又想起来了美国护士的案例。
如果这种思想不转变,程序员还将继续苦逼。
看板方法:能否普度众生?
《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的作者试图通过看板方法来改善软件工程师的生存环境:减少加班,回归社交和家庭生活。
先不管是否真的能改善,最起码看板方法开始关注人了。
看板方法:发现问题从在制品开始
美国护士的案例,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制品(WIP)数量增加了(参考:利特尔法则)。
庆幸的是现在有很多看板系统可以很方便的统计每个人的WIP,改天再做介绍。
上面是WIP的反馈图,很容易理解:更多的WIP,意味着并行工作数量增加,更大的压力,更多的bug,更加低效。
并行的工作也意味着任务切换和被打断,从而降低生产率。
限制在制品:最难的部分
看板方法的关键实践之一就是给团队/个人设置WIP,通过限制在制品来提升效率。
限制在制品可能是看板方法最难落实的一个实践,如果有疑问可以看一下明兰老师微信公众号精益原力的分享《限制在制品这玩意真的可能吗?》和《与精益大师论剑摘录》。
参考:
减少浪费、提升研发效率,如果你对精益研发感兴趣,请关注《精益研发》专题,共同交流,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