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清晨、气象局说今天中午会达到29度气温,但6点多钟的北京还是有些微冷,下楼买早点前还是要穿上西服外套的。虽然起的早,但考虑到楼下那个方圆百米内唯一的煎饼摊,还是抓了一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放在口袋里。
走到摊前,发现自己简直是个神仙这事儿又被现实证明了一遍,摊前已经排起六个人的队伍,于是认清现实的站在队尾开始埋头看书。
虽然我必须承认,在以大爷大妈,家庭主妇为主打的煎饼队里,低头看书这事儿绝对有些装*,但无他,平常实在是没时间看书呐,像这种排个半小时队买煎饼已经算是大段的整块时间了好不。这还不算完,看到一半忍不住笑出声儿来这事就有些太过行为艺术了,不过我实在是忍不住。
看到讲如何处理不同意见那章,立马想起同学小明的经历,实在令人忍俊。话说小明在一家国内知名的快消公司做总裁助理,每每参加高层会议,做完会议记录都忍不住要与我在微信上吐槽良久。听的多了之后,自家都能整理出一个公式了,总之在小明所在公司领导们的眼中,一切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不管整体销售如何降低,公司利润怎样下滑,自家工作都始终开展的分外给力。
比如总裁问销售副总为何本月销售远不及同期,销售副总便表示这都是生产的问题,产品质量差啦,品控不到位啊,你看这个月又有**起投诉啊。这都是研发的问题,你看上星期宝洁又推出*个新品,我们出新品都是去年的事情了,如此这般恶劣的现实背景,我等业务代表虽然披荆斩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累到吐血,亦不能做到销售额不降反升了啊,领导啊,我们苦哇,以下省略三万字。
然后,然后当然是再被生产副总怼回来啊,然后到最后就变成口头互殴,群殴,最后总裁宣布散会,小明同学方得解脱。然后过几日周而复始,以至于小明同学经常哀叹自己是西西弗斯,个人赶紧表示你可不能算是,你还拿工资奖金有分红呐。小明同学叹息说,参加一次高峰会议,积蓄起来的负能量一个月都消化不完呐,真是看多少鸡汤都没用。
现实是灰色的,不过理论之树常青。排着长队,等着煎饼,看着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忍不住回想起小明同学的痛苦经历。忽然发现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同事不同意见,避免会议上吵架那章真是太适用于小明所说的这种情况了。
看中书中的举例,真是和现实实现了零距离。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狩野未希在教授如何培养、提高思考方面有着长达20年的教学经历,经多见广,经验丰富。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担任讲师的院校都是庆应义塾大学,圣心女子大学这样的名校,而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20余年教学经验的汇总版。
虽然是一位大学讲师,但作者并没有将书写的晦涩难懂,而是努力做到老妪能解。比如作者对此书读者的预设基本是没有任何独立思考力,每日人云亦云的低级读者。他将看来抽象的思考力分成六节课来讲,以现实工作中的实例贯穿始终。
话说那个要不要推出一套英语学习光盘的案例自家真是从头看到尾啊,虽然用实例解释抽象原理的方法很好用,但作者你确定这年月还有人用光盘学英语吗?---重度视频网站爱好者忍不住吐槽说
好吧,说回小明的问题。其实小明同学面对的问题相信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类似遭遇。比如个人闭着眼睛就能说出一大通。
为什么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下降?
领导,是大环境的问题,你看那谁谁家又裁员了,那谁谁谁家都倒闭了啊。
领导,是记者们写稿质量不断下降造成的,他们光知道跑会,恨不得每天光靠从网上扒新闻活着啦。
领导,都是编辑们每天只知道干私活儿,不认真工作造成的问题。上前天还有人看见值夜班的*总编一晚上都在看美剧!
以下省略三万句。总之这种事情在中国,尤其是国企,真是寻常又寻常的。
当然相信日本一些公司也一样,比如作者在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书中就指出很多日本人在工作中总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一开会思路就被同事带着走。
而作者在多年教授英语的经历中,不无惊讶的发现英美人不但对事情总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且还会对自己的观点给给予相当强有力的证明,相较而言,日本人发言的意见太少,好多人连自己的意见是什么都不太清楚。
正因为作者被两种行为模式的巨大差异刺激的太过,于是开始深入关注日本与欧美思考模式的不同,摸索“自我意见建立法”,并进一步从事起“独立思考力”的教学工作。
比如上述自家和小明遇到的“群殴式开会”问题,作者便给出了解决方案:
1、向欧美人士学习交换意见的方法,把否定当成对方的提问,当被别人否定想成对方是在问你问题,先别急着问候对方的家人,冷静看待这件事。就是我们常讲的对事不对人,当然在中国真正做到这个是很难的咳。
2、把他人的否定变成自己意见的肥料,如果对方的否定有根据,就认真写下笔记。这样不但在对方眼里显得你很重视他的意见,反驳的时候也能做到有理有据有更大杀伤力。当然,如果反对别人的意见,就要提出替代方案,才能更加显示出YOU ARE RIGHT。
3、或者阿Q一点的说,与其因为被人否定而郁闷,不如从中学点东西让自己有收获。表现出尊重别人的态度,也能提升自己的声誉度。
4、在书中,作者还给出两个大杀器,啊不,是两个关健问题:
(1)这个办不到,那应该怎样做?
(2)这个办不到,为什么办不到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修改成“办得到”的提案呢?
看到这里,让我虽厕身煎饼队中,也不禁笑出声来,自觉这两个问题太适合小明经常遇到那种情况了。
打从在煎饼摊看了这个,自家一回家便喜美芹快曝背的向小明献宝,但结果却收到冷水一瓢。小明一脸愁容的表示,你以为我没努力过啊,我甚至组织他们学习过《罗伯特议事规则》呐,啥作用都不起啊。
而且我们总裁又是打从英国回来的,虽然英语一般,但英国人那种高冷的劲头倒是学了个十足,每次开会就是默默坐着听他们互怼,真让人无语了。
闻听此言,个人也无话可答。很多理论的东东都是极好的,只是无法应用到现实中,当然这其中人是主语,就像你不能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或者我们亚洲人民就是天生比较缺乏思考力。想到这里,还没顾上伤感,又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励志的答案:
有一个在爱情里太过理性的女友是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有一条,让人感觉女主一定看过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来的:
5每次我们吵架时,她都会用“首先...其次...再次...”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等语言表达习惯来反驳我,论点条理清晰、逻辑鲜明、有理有据......
作者:杜蕾斯
由此可见,我国人的独立思考力还是前景可期的,等等,为什么这个答案的作者是英国的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