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师为朋,同门为友。一般解释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但是在刘震云的《一句顶万句》中有一个新奇的解释。其中提到一个私塾先生老汪对这句话的理解,大致是说如果远道而来的人,怎么知道这就是你的朋友,如果说只是你的朋友,你把心里话都和身边的朋友说完了,这不是添堵吗?看到这里,不禁思考什么是朋友?是不是所有的朋友远道而来,都会快乐?
在金立的《论语新译》中,他认为朋友远道而来是令人高兴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理解显然是驳论。不是所有朋友相见都会让人快乐,也不是所有朋友都是知己,甚至朋友不过是为了使自己不再alone,而不能lonely!泰戈尔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大多时候朋友不过是迎合世俗的眼光,使自己看起来觉得不是一只离群的鸟,掉队的鹰。
在王少农的《读《论语》有感悟》中讲孔子在此处是一句赞叹,一句肺腑之言,孤家寡人众叛亲离为什么死的早,死的快?因为他不爽啊 人一爽命就长。这言论倒是在心理学中能够有理有据的,有些人生病不是病死的,而是吓死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人为了避免孤独,我们必须合群,与朋友一起,选择一种富含新和力的生活。鲁迅失意独居北京的时候,孤独无比,一个狭小的小院外面长了两颗枣树,在名著《野草》中的名篇《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也是这一时期,萧红和鲁迅交往密切,才女萧红遇到鲁迅,也算是被伯乐相识。树都是群居,更何况是人呢,与朋友一起可以相互印证,互相察悟,从而大家快乐。
现代人的孤独,不是形单影只的形体式孤独,更多的是心灵的孤独。在《论语》中这个句子是一个问句,而不是陈述句,那么大概所要表达的也不能望文生义。现在很多的人和屏幕谈起了恋爱,为什么,因为在屏幕前,我们可以伪装自己,把自己变成别人喜欢的模样,对方亦然。我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心灵的寄托,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多么难以寻找。远道而来之人为什么就是你的朋友呢?心里话已经不想重提,那么朋友远道而来,又是多么尴尬呢?
就好似一个不能称之为“朋友”的朋友远道而来,孤独只是从一个人的孤独变成了两个人的孤独。现在大多人已经摆脱了物质上的匮乏,想要内心的一致,所以才有了一个很难达到的标准:三观一致。而大多数的分别也是为了能够遇到心灵契合的人。
古有高山流水遇知音,子期与伯牙相遇相知,历来为人艳羡。子期去世,伯牙绝弦。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什么是朋友,这才是“老汪”说的朋友,朋友不应该是承酒肉之欢,而是心灵相悉,而心有灵犀一点通却是一种奢求。所以子期的离开,是伯牙心灵窗口的冰封,已无人能懂,也无人能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乐从何来?乐从志同道合,心灵相悉之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