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一个五一小长假过去了,亲们外出看世界了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久前,河南省一名中学女教师的一封“任性”辞职书被热传。这封被誉为史上最有情怀的辞职书,一时间触碰到了不少职场中人可能平日没有意识到的神经,唤醒了他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愿望。朝九晚五,加班加点,被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和琐碎家事所困的人们,心有戚戚焉,或叹工作太忙,或怨钱包太小,总之,生活所迫,不敢任性;世界虽大且美,我却只能固守方寸之地,好好上班,挣钱养家。无奈,看世界的美好情怀输给了井底蛙的骨感现实。
转身,离开;别处,生活;旅行,看世界……这是一串充满了诱惑的字眼,就像一个个时隐时现的美丽精灵,扭动着妩媚的身姿,挑逗着无精打采、疲惫不堪、不满于一成不变的当下生活的你。
当下如此无趣,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的世界一定在远方。那么,真正的生活究竟在哪里呢?
二
米兰·昆德拉有部小说名为《生活在别处》。有人考证,“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并非昆德拉的原创,它最早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的笔下。到别处生活,是诗人以毕生的时间为之努力争取的梦想。也有人认为,这是出自当代英国诗人阿兰·德波顿的诗。对此,笔者无从考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米兰·昆德拉把它用作自己小说的书名后,这句跳动着生命活力因子的富有诗人情怀和哲学意味的美丽句子,得到了普遍推广,并触动和感染了无数具有相同情怀的人。
好吧,就按照大师们说的,此处了无生趣,生活总在别处。
可是,这个别处在哪里?
梭罗说,一个人若是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
梭罗心目中“遥远的地方”又在哪里?是让他简单地生活着的瓦尔登湖吗?还是另一个永远都无法抵达的精神家园?
别处的生活,似乎成了多数现代人用来慰藉自身波澜不惊的平庸生活的精神鸦片。别人的工作,轻松有趣福利优厚又有闲暇时光;别人的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房价合理;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乖巧懂事学习好有出息,别人家的妻子年轻漂亮又贤惠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别人家的丈夫帅气多金又体贴养得了家小做得了家务……别处的生活,就是美好的家园,梦想的天堂。但事实上,对别处的种种向往,恰恰是你对现实的失望和逃避。如果,失去了体验和享受当下生活的能力,即使勇敢突围,奔向梦想中的别处,你能保证从此脱离了平淡凡俗获得理想中的生活吗?
我们都向往一种理想的生活,而理想永远都在遥远的地方;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个给人心灵慰藉的家园也在遥远的地方。人们抵达了心目中的别处,但最美的风景依然在远方。人们寻寻觅觅,别处却永远无法抵达。
三
“生活在别处”,但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别处在哪里,因而茫茫然总是在奔波,在流浪。而一些人虽然明白了人生的虚空,但是喜欢这种流浪的感觉,享受流浪的过程,依然以积极入世的态度让这个过程尽可能产生意义;另一些人则因太在意这个彼岸的虚空,忽略了过程的实际存在,因而变得消极遁世。
史铁生在他的《病隙碎笔》中有这样一段话:“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这或许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添加一个有说服力的注脚。正如他的小说《命若琴弦》告诉读者的一样,人生的目的是虚空的,但是虚空的目的却可以为人生提供活下去的理由,引导人的实在的生命过程。
这或许正是彼岸的意义所在?
是的,事实无法改变,结局无法预料,但是,态度可以选择。
我们到不了天堂,我们可以走向天堂。
四
当心灵的空间被无谓的琐事杂务塞得满满的,精神生活便无法展开。摆脱不了杂务,便在可以把握的任何一点缝隙调整自己,比如早晨上班路上的一次深呼吸,比如傍晚下班途中对夕阳的瞻望,比如让自己沉湎于一首曾经钟情的老歌……这样的缝隙,让自己有了喘息的机会,借以站在此岸,翘首张望彼岸日益沦陷的精神家园。
当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纷乱匆忙,我们的触觉变得迟钝,我们在不经意中就失去了许多生命中宝贵的东西,而音乐或许可以帮我们找回一些美好的过往。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家,躲进个人的空间里倾听几首歌曲,你会觉得岁月已经带走了的东西又悄悄回到了你的身边,至少,你可以在这个时段里营造一个相对隔绝于喧嚣尘世的个人空间,抚慰自己的心灵,享受不受外界侵扰的生命。一首首的老歌,一段段的音乐时光,心灵一次次得到抚慰,这无疑让我们的生命增添了存在的意义,由此,哪怕要经历许多的无望,许多的磨难,我们都看到了生命的美好,看到了生活的意义。
常常会在闲暇做一件一直来比较喜欢的事情——读地图册。手头这本中国地图册买来有30年头了,里边的一些行政区划交通干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并不妨碍我读图。读地图最大的乐趣是看一个个自己曾经抵达的地方,回味在那里发生的一幕幕;再寻找一个个自己向往的地方,憧憬若干年后终于抵达的快意。图册上密密麻麻原本没有生命的地理名词,因与自己生活的连接而变得富有生命意义。
五
辞职看世界,固然可以当作是某种情怀的驱动使然,这种说走就走的毅然决然也可以令梦想着突围的职场中人击掌叫好。但是,对多数人而言,恐怕做不到如此任性,只能是心向往之而不能及。更多的人,恐怕还是安住于平淡,认真工作,并与这个美丽的大世界和谐共处。
帕斯卡尔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这句话或许也可以告诉我们,远方风光无限,但是安于当下的生活,才是获得快乐的真正途径。不被生活磨灭你的情怀,又能在琐屑的日子里不忘享受生活的点滴美好,也许这才是幸福生活的真谛。
某日在家夜读,兴之所至,发了一段夜读内容至朋友圈,正在大洋彼岸访学、属于我们家族里的高精尖人士的表弟评论道:夜读,多么奢侈的生活!好吧,我正过着奢侈的生活。这让我明白,当你仰望着别人的生活,殊不知,你自己正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呢。
风景在远方,生活在当下。上文中提到的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的最后一句话,或许可以作为本文的总结:
“……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写于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