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统大选如火如荼之际,美国政府针对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一刻也没有停歇。近几个月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和其他高官频繁出访欧亚地区,游说其他国家在本国的5G建设中不要使用中国华为、中兴等公司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拉拢各国加入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的“清洁网络”计划。该计划从清洁运营商、清洁应用商店、清洁移动应用、清洁云以及清洁电缆等五个方面,排挤中国互联网企业、产品及服务,其理由是“保护公民隐私和个人自由”和维护国家安全。这反映出美国已深陷网络霸权的“毒瘾”而难以自拔,不但害人,而且害己。
美国是全世界的“偷窥者”
20世纪后期,互联网技术在美国兴起并扩散至全世界,人们曾经天真地认为,这对于实现全球信息共享、消除地理隔阂、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福利。谁能想到,一块大蛋糕的背后,也有一个暗黑的世界。自2013年“棱镜门”事件曝光以来,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所造成的威胁大白于天下。美国利用自己在通信和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对包括自己盟友在内的国家广泛实施了网络监控,不仅针对各国的组织和机构,而且将很多重要人物也纳入监控,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
长期以来,美国是新一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引领者,也是全球通信和信息设备的最大供给者,世界各国对美国设备和技术的使用,也使全球对美国形成“单向透明”,即美国可以利用设在本国的根服务器、安装在设备中的监听器、植入软件中的“后门”程序等,偷窥世界各国的一举一动。美国监控全球网络的行为,也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并不简单只是技术的自然发展,政治意志也影响了技术的产生方式和传播路径。美国学者丹·席勒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以自身的利益为主导,设计和掌控一套覆盖全球、标准统一的通信网络一直是美国参与全球传播规则的核心诉求,在美国政府的数据网络政策指导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下,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将自己的骨干网络扩散为一个覆盖全球的互联网,这一网络中关键政策的制定权基本上被美国垄断,由此也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互联网国际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