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我给自己做了一顿臊子面。
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没有回乡的春节,虽然我拙劣的厨艺很难接近母亲的味道,但是至少能在心理上获得一丝宽慰。
当然了,要是这顿简餐能配上母亲腌制的咸菜,那就无憾了。不得不说,在咸菜领域,她是高手,目不识丁的她有一张自己专属的调味清单,像本草纲目里的药材,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秘制配方。
可惜了,我今年是吃不到了。
午后的时间,几乎又是被《浮世画家》这本书占据了所有的时光,通常来讲,这个时候我在看电影,晚上在写影评。
配上蚕豆、瓜子、茶,整个下午我都好像游弋在另外一番世界,当然了,这个世界与我相距甚远,不在一个时空。
打动我的,除了平实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的细碎日常,还有被作者反复玩味却不乏味的退休生活,他会猝不及防地通过回忆再现一番年轻时候的那个浮华艺术生涯,虽然极尽各种像家常饭一样的辞藻来衬托自己的声誉和名望,但也经不住让人隐隐感到某种国民情绪的崩塌。
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扭曲来迁就一个世事洪流中无法给自己精神信仰定位的年轻人,不管他经历了怎样的遭遇或者生在怎样的国家。
但事实上,这是很可悲的。
这本书不足300页,但是我舍不得把它读完,有些场景的描写实在是精彩绝伦。比如小野增二在女儿相亲宴上的那一段微妙的心理活动,捕捉转瞬即逝的事物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个需要找话题来营造气氛又不致让两个相亲的年轻人彼此陷入尴尬境地的场合。除此之外,还有大篇幅的描写年轻时和一群学生在毛利君别墅里作画和寻欢作乐的时光。作者融入了自己艺术品位和格局,这些品评虽然见解不独特,但是最忠实于事实和真相。
读书接近了尾声,我还在草稿纸上摘抄了一些词句。
下面整理一些文中比较精辟的句子。
“年老之后,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我用毕生的精力去捕捉那个世界独特的美,我相信我会感到心满意足的。没有人能使我相信我是虚度了时光。”这句话是小野的老师毛利君说的,小野认为他是有一点傲慢的,对自己的得意门生所提出的不同看法和学生间的争论不会去理睬和解释,当一个人足以恃才傲物的时候,那么他给周围人的影响也值得发人深省了。
“我之所以没能描绘那个浮华世界,是因为我无法让自己相信它的价值。年轻人对于快乐回经常产生犯罪感,估计我也是这样。”作为画家的小野,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去描绘短暂、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自认为是一种浪费或者颓废,可见当一个人对一个世界的美产生怀疑时,是很难欣赏它的。
如果单独把这句话择出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作者这样的描写,其实是在否定他贯穿全书的自我地位的巩固,这其实是一种撕裂的情绪。你效忠于自己的国家,但你的国家陷入了没有正义的战争,试想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云云大众也就算了,对于一个有着敏感内心的艺术家,那是要在选择自己声誉和承认自己错误的选择题,这道题还不是非黑即白。
“我们必须花大量时间探索城里的“浮华世界”——充斥着娱乐、消遣和饮酒的夜晚世界,它们是我们所有绘画的背景。街道没有这么拥挤、喧嚣,工厂接受着晚风出来的各个季节的花香。”看得出来,小野对以前那个繁荣的集散地,水中灯笼的茶馆也好、川上夫人的酒馆也好、艺伎馆也好、别墅岁月也好,都充满了怀念,但是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消解那个虚浮与焦虑并存的战后民族情绪。
“如果一个人是在别人根本没有勇气或者意愿去尝试的事情上失败了,那么他从这个角度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肯定会感到一种安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这是在说杉村明生前斥巨资改造艺术公园失败的事,杉村明是当地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小野现在所住别墅之前的房主,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描写小野他自己。
“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不总是容易的事,但却能获得一种满足和尊严。不管怎么说,怀着信念所犯的错误,并没有课羞愧的。”这句话表面上是说绅太郎写信于他求得上头通融的事,但其实也是在变相地写小野自己,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是没有体会到文本背后潜藏的这层意思。
“民主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意味着市民一有不同意见就有权出来搞暴动。在这方面,我们日本人表现得还像小孩子。”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这样直白的直击主题的句子不多,基本都是含蓄委婉的方式在侧面铺陈。
“有时候别人对我说,我这辈子过得挺亏,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可是我看看周围,似乎生孩子除了操心没有别的。”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学过事情看上去都是无聊、无趣的。但是年长一些,就会发现这些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浮世画家》是一幅知识分子的群像和画家小野的内心戏,作为服务于政治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无疑是最痛苦的,因为政治就像过山车,很多在当时看来很正确的事,日后再去审视发现是错的,余生都将耿耿于怀,刚烈者切腹,无法忘记的也选择自杀,活着的一生都在苟延残喘的思绪中痛苦回旋,所以全书是一个巨大的隐喻,看似不在意,其实是欲盖弥彰。
如果你看过一部韩国电影《挖掘机》,就能明白那个高官为何最后选择了自杀,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