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的话虽然没有引起吴立的在意,或许他还是认为他们在互相吹捧吧。但是却勾起了游枫一些曾经的记忆。
这个原本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山沟,居住着数十户以放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牧民。只是在每年牲畜转场的时候,这里作为冬夏牧场转场的过牧草场,才会迎来短暂的繁华热闹。不过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启动,大批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才聚集到这里,在数年的时间中,这个荒凉落后的山沟就变成了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工业小镇。即使在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的七八十年代,毕业于“哈军工”“西军电”这样名牌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屡见不鲜的。(不要小看这两所现在已经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单纯从哈军工首任校长是陈赓、西军电诞生在瑞金就可略见一斑了吧)
不单于此,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公安兵”(可能属于当年的特种兵一类的),也把南拳北腿少林武当等各流派的武术带到了这里,造就了这里允文允武的生活气息和彪悍好斗的社会风气。也可能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有关,这里各个工厂的社会青年们也是独霸一方,拦路打架、上门群殴的情况屡有发生,直到严打过后各种打群架的行为才略微收敛了一些。
游枫的父亲家乡在燕赵之地,曾经跟随舅舅学习梅拳,十五岁到西安某军工企业就职,后来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举家迁到这里,但是习练拳法的习惯一直坚持下来了。游枫从五岁就开始跟随着父亲围着半米左右的梅花桩练习梅锤套路,也算是家学渊源吧。多年的习武生涯也造就了游枫健康的体魄和灵活的身手。
在当时的小镇中几乎每个工厂都设置了一所小学,初中通常是几个工厂联合组建的,高中自然就是游枫现在就读的这一所了。当然也有一些手眼通天或者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的家长会千方百计的将孩子送到省城,但这基本上是及其少见的。这样的教育结构就必然会导致校园内派系林立,一件非常细微的小事也有可能会引发很大的冲突。
朱军说的事情是初一开学不久发生的。当时刚刚吃完午饭回到教室的游枫正准备趴在课桌上睡一会的时候,就看见从门口晃进来三个人,这三个家伙一脸的凶相,进门后一脚就踹翻了一张课桌,然后大喊道:“丫头子们赶紧出去,儿娃子的留下!”游枫心里暗暗地说,这应该是碰到痞子们抢钱了吧,这几个家伙应该不好对付。他扫了一眼班里的同学,只见大家都噤若寒蝉般的低着头,没有任何人回应他的目光,也就只能悄悄的将课桌向前移动了二三十公分,镇静的坐在那里盯着这三个家伙。
等着班里的女生们战战兢兢的走出去之后,其中的两个人堵在了门口,另一个留着长发的瘦高个走向低头不语的朱军说:“快点,给哥哥借点钱吃个中午饭!”朱军哭丧着脸说:“大哥,真的没了,家里就给了中午的饭钱,刚才用完。”瘦高个狠狠的扇了他一巴掌,然后仔仔细细的把朱军口袋搜了一遍,发现了一块两毛钱后,就一脚将朱军踹到一旁。随即走向了下一位同学。
等他走过来的时候,游枫已经背着手站到了课桌之间的过道上。由于这时的游枫还没有开始长个,这个瘦高个对于比他矮了一头都不止的小同学丝毫没有戒心,就在在两人相距不到半米的距离时,游枫突然跳起来一头砸在了他的鼻梁上。就在这家伙捂着脸蹲下来的时候,游枫两手抓住他那长长的头发用膝盖狠狠的撞向他的脸。这家伙瞬间就躺在了地上。
在门后把风的那两个家伙见势不妙,就纷纷从腰间拔出匕首冲了过来。由于教室的过道比较狭窄,仅供一人快速通行,游枫迅速后退。顺手操起最后一排的条凳,对着率先冲过来的那家伙当头就砸了下去。这家伙也算是机灵,赶紧往旁边一躲,凳子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只听得“嗷”的一声惨叫,这货也捂着胳膊蹲在了地上。
就和电视剧中警察总是姗姗来迟的桥段一样,就在这时,刚才出去的女同学叫来的校领导及班主任老师,制止了游枫的进一步行动。望着倒在地上的两个高年级学生,老师立刻就产生了“防卫过当”的想法。结果自然就是伤者送医院、其他人等到办公室等待处理了。
当听说游枫打断了一个同学的鼻梁、打折了一个同学的胳膊时,身为工厂管理人员的老游同志赶紧骑着自行车赶到后,火冒三丈的准备上演一出“全武行”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及时讲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平日里也算是威风一时的老游同志只能低声下气的一再向伤者家长们赔礼道歉,并诚恳的接受了老师的调解,在承诺支付医疗费的基础上,得到了对方家长们的谅解,毕竟是谁的孩子谁知道,他们也清楚自己的孩子平日里也不是什么好鸟。校方也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据称是处于对学生未来的考虑,没有对冲突的双方做任何的处理,只是在口头上严厉地警告了一下——如果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全部滚蛋,至于说的是抢钱还是打架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游枫心里也是非常的委屈,凭啥呀,前面自己可能是出手狠了一点,但是后面那个混蛋都拔刀冲过来了,不把他打翻还能怎么样?这下不但赔礼赔钱,估计回家还得挨揍!NND,这都是什么狗屁逻辑!不过唯一让游枫心里感到舒服的是,他在班级的地位已经明显提高了,不管是男男女女都有事没事的围着他转悠着。更让他感到开心的事,父亲居然没有因为此事对他动手,这简直就是太阳从西边升起了。
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信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脾气火爆的老游同志,只要游枫有错结果就是一顿收拾,为此游枫母亲将院子里所有顺手的东西都收拾起来了。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回家捡了一根一米左右的钢丝绳,心想这可是一个打架的好东西,既方便携带,卷起来可以轻松的放进书包,又威力无穷,估计只需要挥舞几下就足以威慑群人了。但是事愿人为,乐极生悲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适逢老师家访告状结束,正在满院子转悠生闷气的老游顺手就接过了那根“钢丝鞭”,只一下就把游枫抽到了地上差点背过气去。
事后的几年之中,母亲一想起来此事就会调笑的对游枫说:“你说,当时你是不是没事儿找事儿,能打你的东西我都收起来了,可你却偏偏自己捡回来挨打!”
打架的事情就这样烟消云散了,或许是高年级的学生不愿意自降身份的过来找个场子,也或许是游枫的狠戾使得那些学痞们望而心惊吧,反正自此之后,他们班再也没有发生后“借钱”的行为。不过打架的“后遗症”却在半个月后发生了,老游为儿子请来了一个师傅——据称是太极拳高手,曾经在当年的武斗中展示过拳脚功夫。按照老游的说法,老舅只是个“武把子”,当年也只是教会了他拳打脚踢这些外门功夫,结果游枫也只会好勇斗狠了,而赵伯伯是真正的家传太极功夫,属于内外兼修的那种。
就这样,游枫在学习梅拳的基础上,又多了一项技能——太极。不过说也奇怪,他不但学习太极拳上手很快,而且在智力方面也很大的提升,最明显的就是他从来没有努力学习过,但是成绩在班级里始终能够名列前茅,至于和学习太极拳有没有必然得联系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只是个例,而且赵伯伯的几个孩子在学习方面都不是很长进。不过能够这样的结果,最为得意的无外乎老游同志了,不但省心了不少,而且还增加了茶余饭后经常吹嘘自己教育方式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