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个心理服务类公众号上看到一个读者的求助信:北漂五年,30岁无对象无存款,我还放不下我的精英梦。
姑娘在信中提到自己出生在工薪家庭,从小被期望长大后能有一番成就,能成为一名精英。但高中十分努力却只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
毕业后放弃了家里安排的银行工作,选择北漂,但五年后一无所有,还是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
导致无法接纳这样的自己:明明想做精英,却生在工薪家庭,一边自私的埋怨父母为什么不能给我更好的条件,一边觉得自己太过任性而内疚,太过失败而自卑。
我想,和这个姑娘一样的人,有很多。
一边埋怨原生家庭,一边又讨厌埋怨家人的自己。生生地把自己一点一点给撕裂了,最后变得很抑郁,无力改变现状,也无法接纳自己。
曾经,我也埋怨过原生家庭。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又是农村的,家里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年代,无形中我被寄予了很多厚望。
毕业工作了,当父亲第一次问我工资时,我能感受到电话那头他失望的神情,虽然嘴上说的是“慢慢来”。
可能,他们会觉得我大学白念了吧。
因为满足不了家人对大学生的期望,我难过,我自责,我痛恨自己的无能。
我也埋怨为什么我想要的指导,从小到大,他们都给不了,现在却要我实现他们的期望。矛盾的是,我又理解父母的认知局限性,导致我也讨厌这样自私的自己。
最后就变成了无论哪方面都讨厌自己,无法接纳自己,对自己充满了否定,对改变现状充满了无力感。
后来,我试着放下这些期望,甩掉这些压着我喘不过气的包袱,接纳自己是个普通人,接纳自己能力的确还不够,我不可能满足父母所有的期待。
接纳了自己,心理状态就慢慢调整过来了,不再急功近利,不再焦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去使自己强大。
与自己和解以后,但尽人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