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扫黑除恶,最近席卷朋友圈的热词是送教下乡。城里学校是送教一方,我们是被送一方。
一位送教的朋友跟我讲,辛苦奔波了三五天刚踏进本校大门,学生们就纷纷跑来抱着她的腿问:老师,隔壁班都上到12课了,我们怎么办?她说:孩子们,我也急呀!
我们学校的老师,隔三差五就得分批去送教地点听课。这两天的课不准请假,只能自己调换。实在换不开的怎么办?请人守自习。让本来编制就紧张的乡村学校,捉襟见肘。学生们本来不需要送的“教”,都被送教的活动“抢”走了。我不由得想起两个成语:
割股啖君和刻舟求剑。
十年磨一剑,五天“磨”一课,广种薄收,事倍功半。教研,好像永远只是研究“教”,而不研究“育”,何况是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得不尝失。教育,有时沉重得像一本大部头文学作品。(此处省略一部长篇小说……)
有人肯定会站出来反对:如此大动干戈,乃是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兴旺的表现,春天不远矣,且对个人成长确实极有帮助。我不敢否认其意义,也无法反驳,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但我心疼意义的本质缺失——舍本逐末乃教育最大的浪费。这社会什么都难免浮躁,惟教育万万不可。
此处可以有《公开课》口语一则:
上面要组织教研活动
下面就组织听课活动
有人听就得有人讲
校长让教务主任定人选
教务主任推给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推给年级组长
年级组长推给学科组长
学科组长又让学科带头人定夺
学科带头人先后找了四个老师
赵老师说有孕在身
钱老师说前次上过
孙老师说年纪大了
李老师说讲得不好
最后,带头人只好自己带头
上了一节公开课
评课大会上
上级领导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研是教育之本
上级教研员说:
教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兄弟学校的校长说:
很高兴参加这样的活动,受益匪浅
校长说:教学相长
教务主任说:取长补短
教研组长先说了优点,再说缺点
上课老师自我批评:有待改进
听课教师代表发言:值得学习
时间关系,其他老师就不再发言
会后所有听课老师都说:纯粹是表演
所有上过公开课的老师也说:
真累,平时哪来那么多游戏和微笑
学生也说:真烦,都上过好几遍了
多媒体说:我终于派上用场了
大家心里都在呼喊:
消停点吧,教研
学校不是《演员的诞生》
2019.4.13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