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作者对防御的精神分析观点做了一些引导性评述。强调:理解人们试图保护自己免受痛苦而采用的内在的、主观的、自发的防御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试图帮助读者区分性格性防御反应与特定应急引起的防御反应之间的差异,并说明这种区分所具有的临床意义。理解一个人如何防御痛苦情感,对于了解他/她的整体心理至关重要。学会如何表达你的理解而使那些具有防御的患者不至排斥或曲解你的解释,是心理治疗艺术所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
防御机制这一概念,在非精神分背景下,有时被称为应对方式。对防御过程进行评估,使精神分析思想在很长时间内独树一帜。阐明对患者防御倾向的评估能使心理治疗更为有效。虽然目前尚没有防御方式的正常标准,因此也无法确定什么是健康或不健康的防御模式。
每一种倾向,在临床和理论研究方面均有着相应的研究。理想化和贬低暗示自恋;对分裂、投射性认同和其他原始防御机制的依赖与边缘性人格结构有关;退缩到幻想状态表明分裂倾向;反向形成和投射的防御机制与偏执过程有关;退行、转换和躯体化意味着心身易感性和癔症倾向,即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情感;内射提示抑郁和受虐心理;否认是躁狂的特点;移置和象征化提示恐惧态度;情感隔离、合理化、道德化、隔离化及理智化表明具有强迫倾向;抵消是强迫行为的核心防御机制;压抑和色情化暗示癔症性问题;分离反应为创伤后心理状态所特有——以上是异常心理的常见防御机制。对于临床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一个人行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