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notebook default](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avatar-notebook-default-640f7dde88592bdf6417d8ce1902636e.png)
这篇我们解读《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历来主流的解读,都把这三句话,分别...
要还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必须先解读这个“人”字。 这个“人”字代表什么样的人,他们又是个怎么样的“不知”法? 明白了...
孔子之后,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历来是根据「国家政治正确」的需要、「社会道德正确」的需要、「个人生活经验正确」的需要,所进行的注解。 这样注解的结果...
孔子的这段话“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的内涵是在讲述,【心智系统】转换的几个过程。 “...
要认识“耳顺”是什么意思? 先要纠正两点,后人对孔子的误解 1、孔子最核心的学问,其实不是学问,而是一种心智功夫。这种心智功夫用现代语言来表述,...
一直关注心智玩家的网友,不少已经根据之前的分享,开始练习「内思」了。 相信网友们在练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一下子不用语言思考,直接用...
孔子说“四十不惑”的“不惑”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完整的我们》结构图 如上图,「完整的我们」有三层意识:欲神意识(自我)、识神意识...
在前一篇《熬过这段「在黑暗中的攀岩,人生从此不再黑暗」》中,我们与大家分享了一个认识: 孔子说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中间的十五年,是...
《论语》中,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远比另一句,我们同样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更容易被大家...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