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复其本性就是(回归)恒常,知恒常(则处事不偏不向,豁达公正)就能明达(明达之人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善处事于无形,自然而然,故言“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不知恒常(就是...
释义:复其本性就是(回归)恒常,知恒常(则处事不偏不向,豁达公正)就能明达(明达之人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善处事于无形,自然而然,故言“无形不可得而见曰明也”),不知恒常(就是...
释义:万物纷繁众多,(最终都)各返本根。回复本根(努力达到至静),这就叫做还复本性。 探究:“本有位曰复归”,至虚至静是道的本质特点,道孕育万物,万物无论多纷繁芜杂,终归于虚...
释义:(努力)达到至虚状态,保守住至静的状态,(面对)万事万物发生、生长,我以此(至虚至静的状态)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生生灭灭),即大道运行的规律。 探究:本节与卷首“常无欲...
释义:谁能让浊水静下来而慢慢变清,谁能让静安(的事、物)动起来而生生不息?保持此“道”的人不追求(过分的)圆满,正是不追求(过分)圆满,因此才能做到“旧物维新,自我精进”(释...
释义:古时善于为“士”之人,精微至妙不可言,玄妙而无不通达(即所谓“变动不拘,周流六虚”),深不可识。正因深不可识,所以勉强形容它。(为人处事)迟疑不决、十分审慎像冬天涉水过...
释义:迎接它却不见它的头,跟随它却不见其尾。执守自古以来的恒常大道,可以治理当今事、物,(虽处于今)可以推知宇宙万物的古老初始,这就叫道的规律(亘古恒常,御今知古)。 探究:...
释义:往上看不是那么光亮,往下看也不是那么晦暗。绵延不绝不知如何称呼,(一切)终又归于无的状态,这就是不见形状的形状、不掺杂物欲的形象。这叫做“恍惚”,没有固定的形(更没有固...
释义:往上看不是那么光亮,往下看也不是那么晦暗。绵延不绝不知如何称呼,(一切)终又归于无的状态,这就是不见形状的形状、不掺杂物欲的形象。这叫做“恍惚”,没有固定的形(更没有固...
释义:看它不见称其为夷(至平无物不可见),听它不着称其为希(至希无声不可听),索持不可得称其为微(至微无形不可搏)。这三者(无物无声无形)无从深究,原本就浑然为一(道无形无相...
释义:因此看待修身比治理天下重要的人,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心里真心喜欢修身并凭此治理天下的人,也可以寄托天下。“寄、托”互训,可通用。 探究:本句采用帛书本。第一句讲以修身为...
释义:(本句“祸患加身”仅是作喻,详见探究部分)。什么叫重视大的祸患像看重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等到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何祸患? 探究:本句以“祸患加身”...
释义:缤纷的色彩(青、黄、赤、白、黑)让人迷失在视觉里,美妙的音乐(宫、商、角、徵、羽)会让人迷失在听觉里,美味的佳肴(甜、酸、苦、辣、咸)会让人迷失在味觉里,纵马奔驰狩猎会...
释义:三十根辐条共插入一个毂中,有了毂的中空,才有了车的用处。揉和细腻的黄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的中空,才有了器皿的用处。开凿门窗做成房屋,有了窑洞的中空,才有了房屋的用处。...
释义:道生万物(所谓“无名,天地之始”),养育万物(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即所谓“有名,万物之母”),虽生万物却不占有,养育万物却不仗恃,(万物自然)成长而不宰制,(知“道...
释义:(“为”“治”按帛书本)爱民治国,能遵行无为而为的大道吗?自然之门开开阖阖(治乱之际,万物由此生生灭灭),能守以雌柔(使万物自安)吗?明白四达(正确认识并从容应对事、物...
释义:(身体)负载魂、魄保持合一,能不分离吗?凝聚(无为无欲)精气而至柔至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涤除一切私欲,达到(如老子、孔子般)无欲“极览”状态(即“无欲,以观其妙”的状态...
释义:持有不失(其德)(“德”与“得”通,德性、所得在此均可通,所以下文说不如无德无功),又使之盈满,还不如弃之(不如无德无功);锻击(可使之尖)后又(磨砺)使其锐利,(终究...
释义:(水之“七善”,为贤尚可,为圣则有不足)由于不符合“道”的“至静”之性,因此(与圣人相比)没什么突出的(强调“静”的重要性)。 探究:“争”当作“静”,帛书甲本作“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