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西藏
  • 《终结拖延症》--三管齐下来治疗拖延症

    当你能够努力去完成的时候,你已经战胜了拖延症,只要你能够把它做了,就好过你孜孜不求地为了完美去拖延。事实上当你追求完美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往往反倒更不完美,只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足...

  • 《终结拖延症》--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有一个企业家一度很挫败,然后有一天他去听演讲,收到一个建议,说你回家拿出一张纸,每天写6件你明天要做的事,然后你明天上班就把这6件事一件一件地做完,就够了。这个企业家试了一下...

  • 《终结拖延症》--不要把自己称为拖延症患者

    简单的小拖延未必就是拖延症,但如果这个拖延造成了你人生的挫败,让你对自己评价很低,让你觉得很痛苦,那么就是拖延症。25%的人会有这样的症状。 对付拖延症的第一个方法就是首先不...

  • 《终结拖延症》--四类拖延症

    拖延不是一个简单的逃避行为,而是一系列的想法、情绪和行动,这些东西连在一块儿才会形成拖延症。因此我们得首先了解拖延症的分类,拖延症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叫期限性的拖延症。...

  • 《终结拖延症》--不动脑子地生活

    法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叫朱尔斯·贝约尔说: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地生活。 每一个人的脑子里边都有一头大象,还有一头骑象人。大象代表着我们的感性,我们原始的感性的部...

  • 《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首先是一个“想不想”的动机问题,然后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延迟满足之所以那么难做到,是因为人性中有看重长远的冷认知系统经常打不过短视的热情绪系统这样的漏洞。所以要增...

  • 《延迟满足》--自我疏离

    很多影视剧拍心理咨询的场景的时候,经常会有这么一种固定的大俗套:来访者正在那边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经历了什么,这时候心理医生突然打断他说:“你不要光说你经历了什么,你要跟我说说你...

  • 《延迟满足》--冷静聚焦

    在棉花糖实验的另外一个引申研究里,米歇尔教授做了一个小改动,那就是在离开房间之前,研究人员会给孩子们一个提示。对其中一半的小朋友,他说的是“你一会要去想象棉花糖吃起来有多甜,...

  • 《延迟满足》--抽象化

    在棉花糖实验的一项引申研究里,那个大哥哥在离开房间之前跟孩子多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假装那块棉花糖不是真的,假装它仅仅是图片而已。可以在你的脑海里给它加一个相...

  • 《延迟满足》--眼不见为净

    在棉花糖实验里,有些孩子会用手蒙住眼睛,或者把头转向别的地方,以免自己看到棉花糖;有些孩子干脆把盘子推到桌子边缘,让棉花糖离自己远远的。还有一些孩子会想出一些有趣的事情来给自...

  • 《延迟满足》--与自己的情绪感受分割开

    各种事物离我们有远有近,有空间上的远近,也有时间上的远近——现在近,未来遥远;还有社会关系的远近——亲人更近,陌生人更遥远。而这里边有一个规律是,如果一个事物在空间上、时间上...

  • 《延迟满足》--冷却当下,加热未来

    如果你想要激励自己多做储蓄,为老年生活做准备,那你可以试试具体去想象自己年老之后的场景:你的身体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充满活力,每做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要去想象...

  • 《延迟满足》--三岁看老

    一个人在三五岁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延迟满足能力,似乎就是终其一生始终保持稳定的。而且居然可以预测这个人青春期时候的学业、社交状况,可以预测他成年之后的成就和身心健康水平。 我们到...

  • 《延迟满足》--改变环境

    我们不能够认定延迟满足这种能力就是“三岁看老”、一辈子不能改变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完整的态度应该是,坦然接受那些不可以改变的,努力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可以去改变的东西其...

  • 《延迟满足》--美好的期待

    我们应该花点时间去分析自己在哪些事情上很难做到延迟满足。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各自的热点的,也就是引发热情绪的点的,比如说,有的人特别接受不了别人的挑衅,一点就炸,但是其他时候却很...

  • 《延迟满足》--卓越的成果都是靠艰苦的付出

    与各种短时的冲动、短期的诱惑做斗争,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场持续终生的战斗。不要想着有什么一击必杀的绝招,以为一学会就能够一劳永逸地战胜各种短期诱惑。 在战略的层面上一定要重视这...

  • 《延迟满足》--冷认知系统

    延迟满足之所以那么难,归根结底是因为一个人采取什么行动,是由我们大脑里的两个系统决定的。一个是热情绪系统,它与我们的情感、冲动和直觉反应有关。当我们看到喜欢的食物摆在面前,会...

  • 《延迟满足》--找准目标与方向

    延迟满足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其次才是一个意志、品质的问题。一个人对未来是不是抱有正面的期望,是他对世界是不是稳定、有序的这个判断决定了他是不是想要延迟满足。所以也可以说,延...

  • 《延迟满足》--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

    延迟满足并不一定是金科玉律,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不是必然正确的一个选择。只有当未来的确有比较大的概率能够得到两块棉花糖的时候,你才应该等待。但如果你身处的并不是一个未来有比较稳...

  • 《延迟满足》--收入水平

    能不能够延迟满足很大程度上跟这个孩子原生家庭的收入水平是有关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在棉花糖实验里普遍表现得比贫穷家庭的孩子更好,更加倾向于延迟满足。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