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山野之士 他们磨砺心志,行为高雅,叛离世俗而怨谤世道,以“高”为最高追求。住处要高,钻进山林;论调要高,批判世人;品性要高,不染凡尘。那些愤世嫉俗,自命清高的人,那些...
第一种:山野之士 他们磨砺心志,行为高雅,叛离世俗而怨谤世道,以“高”为最高追求。住处要高,钻进山林;论调要高,批判世人;品性要高,不染凡尘。那些愤世嫉俗,自命清高的人,那些...
宋国的太宰荡向庄子请教关于仁爱的问题。庄子说:“虎和狼也具有仁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太宰荡吃惊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庄子说:“虎狼也能父子相互亲爱,为什么不能...
从前,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摇头晃脑,好不认真。有一个叫轮扁的老人,在堂下砍砍削削,做一只车轮。他看到齐桓公读书入迷的样子,就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道:“冒昧地请问,您...
《庄子·外篇·天地》中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是黄帝在赤水的北岸游玩,登上昆仑山巅向南观望,不久返回后发现玄珠丢了。 派才智超群的“智”去寻找,未能找到;派善于明察的“离朱”去寻找...
有一部特别精彩的电影《逍遥法外》,又名《猫鼠游戏》,看完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讲述一名天才的国际大骗子,利用其高超的技巧,先后伪造了数百万美元支票骗取现金,并且成功伪...
庄子有一个美好的向往:同与禽兽居。场景描述如下: 各种物类共同生活,人类的居所相通相连而没有什么乡、县差别。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遂心地生长。因此禽兽可以用绳子牵引着游玩,鸟鹊的...
仁义是人天生就有的吗?孟子很肯定地认为:是!不但仁义,连礼和智也是人生而有之的天性,他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道德经》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好的帝王,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次一等的帝王,人们喜爱他,亲近他,赞誉他。...
有句话叫“天命可畏”,天命可畏吗?那是因为不知天,摸不着头脑才觉得畏怖。天地万物变化无穷,而没有常态永驻,但千变万化中又存在不变的规律,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如果能掌握这个规律...
一、他注重的不是外形 首先,涵养属于精神范畴,高于外形的层次。庄子所谓“使其形者”,御使外形的,正是精神。 一个人要是只盯着自己的眼睫毛,他就看不到远方,所谓“一叶障目”是也...
小而自是 小而不知其小,自以为大,这是人生的一种格局。其实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过落于此格局,蝇营狗苟者是也。 我们看苍蝇,每日在垃圾间翻飞,追逐一些碎屑麦皮果腹,倒也自得...
《庄子》养生主篇讲了一个很传奇的人物:庖丁。庖丁是一个杀牛的,但又是一个“技进乎道”的修炼士。中国从古到今源远流长的技术无数,琴棋书画中医武术等等,但是能把技术精深至“道”的...
小而自是 小而不知其小,自以为大,这是人生的一种格局。其实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过落于此格局,蝇营狗苟者是也。 我们看苍蝇,每日在垃圾间翻飞,追逐一些碎屑麦皮果腹,倒也自得...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虽说出自于班固的《汉书》,但是与老子的《道德经》还真有莫大的关系。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渊”,故而“察见渊鱼者不详”,故而“水至清则无鱼”...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水的品性与道是非常接近的。那么接近于道的水,是如何处世的呢?一共有六条准则:“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
我很喜欢《道德经》这本书,也经常在网上和道友们互相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一些程序员,或者说拥有程序员思维的人,往往对《道德经》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