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38班康宗堂 读完了四公子列传,感触颇多,让我印象最深的第一点竟然是历史的记录者一定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因为司马迁笔下的信陵君明显高于其他三君,让我不由得怀疑这其中有司马迁的个人情感因素。不过抛开这些想法,信陵君确实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礼贤下士,谦虚谨慎,能听的进门客的谏言,甚至达到了“倾平原君客”的地步。虽说这里面也有平原君自己的原因,但信陵君的人格魅力也可见一斑,让人不由得佩服。尤其是在侯赢和朱亥的事件中,他谦恭礼让至极,俨然一股长者之风。个人在四公子里最不喜欢黄歇,他把怀有自己孩子的妾送给楚王,表面上是为了楚国的未来,但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究竟是为了个人利益多些还是为了国家利益多些。这种和吕不韦相似做法的行为让我很难对他有好感,倒不是因为他欺君,只是因为这种做法实在有违个人思想,而且这种行为也是对妇女的极大不尊重。而且,他和信陵君外的另外2公子都有个通病,那就是在关键是刻对自己的门客不够信任,不接受他们的谏言而导致在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甚至导致像黄歇这样的惨死,让人不禁又气忿又感叹。不过偶然在网上又看到有说法说黄歇献妾的这件事是后人捏造的,不过说法又不是很令人信服,不得不再次感叹史料真实的重要性。而孟尝君最后“狡兔三窟”的结局让我感觉他一心享乐,不关心国家大事,虽然我个人对这种做法不很反对,但毕竟“在其位谋其政”,让我看着不大舒服。以上纯属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

    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

  • 孟尝君足智多谋,见识高,他能够打动秦、楚、粱、齐的国君希望委任他做相国,而五国能够把大权交给他三千策士并追随其左右,足以见得他确实是有才华的。文中说道“孟尝君舍业厚遇之,已故倾天下之士”,他广纳贤才,懂得用人待人之道。他放低自己身位,不惜花费产业,而厚养宾客,则贤能之士皆倾于己。他有一次在招待宾客时,有一人挡住了火光,客人便生气,认为饭的质量不相等,孟尝君亲自端着自己的饭菜和他相比,以说服众人。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同时,他也知错能改。冯援最初默默无闻,加之行事怪癖,因此并没有受到孟尝君的重用。但当冯谖崭露头角时,孟尝君心中十分愧疚,自责说:“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于是请来冯谖,当面道歉。在真正认识到冯谖的远见卓识后,更是言听计从,积极配合,一点儿也不摆官架子,充分表现了他虚怀若谷的风度。
    但他也是个气度很小的人。孟尝君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他的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原来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个瘦小的男人罢了。”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虽说此言夸大,不足信,但这这也可以看出他的气度之小,自傲的特点。
    -----38(宁重翼)

  • 38班康宗堂 读完了四公子列传,感触颇多,让我印象最深的第一点竟然是历史的记录者一定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因为司马迁笔下的信陵君明显高于其他三君,让我不由得怀疑这其中有司马迁的个人情感因素。不过抛开这些想法,信陵君确实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礼贤下士,谦虚谨慎,能听的进门客的谏言,甚至达到了“倾平原君客”的地步。虽说这里面也有平原君自己的原因,但信陵君的人格魅力也可见一斑,让人不由得佩服。尤其是在侯赢和朱亥的事件中,他谦恭礼让至极,俨然一股长者之风。个人在四公子里最不喜欢黄歇,他把怀有自己孩子的妾送给楚王,表面上是为了楚国的未来,但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究竟是为了个人利益多些还是为了国家利益多些。这种和吕不韦相似做法的行为让我很难对他有好感,倒不是因为他欺君,只是因为这种做法实在有违个人思想,而且这种行为也是对妇女的极大不尊重。而且,他和信陵君外的另外2公子都有个通病,那就是在关键是刻对自己的门客不够信任,不接受他们的谏言而导致在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甚至导致像黄歇这样的惨死,让人不禁又气忿又感叹。不过偶然在网上又看到有说法说黄歇献妾的这件事是后人捏造的,不过说法又不是很令人信服,不得不再次感叹史料真实的重要性。而孟尝君最后“狡兔三窟”的结局让我感觉他一心享乐,不关心国家大事,虽然我个人对这种做法不很反对,但毕竟“在其位谋其政”,让我看着不大舒服。以上纯属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

    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

  • emmm简单评价一下战国四公子吧。。
    孟尝君呢,爱面子,有沽名钓誉之嫌,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怂恿攻打自己的国家;略有远见,略有才华,从被父亲厌恶到立太子;善纳人言,对宾客也比较好(虽然可能只是为了名声而已)
    平原君,忠心耿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但确实能力比较差emmm···
    上党之争,缺乏战略能力;毛遂自荐,缺乏用人能力;赵国衰落,也和他政治军事能力不足有关系。总之就是个老好人,忠诚友善但比较笨办不了什么大事hhh
    信陵君嘛,感觉是四公子里最秀的,品德高尚,行为高雅,能力高强,完全符合绵中的“三高”要求hhh 政治军事能力都挺强的,可惜是个悲剧英雄
    春申君的话,能力高强但品德不高尚,行为不高雅,有私心,不忠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说是恶有恶报,可惜了一副人才。
    emmm以上为个人拙见 不足之处请斧正hhh

  • 我叫魏无忌
    时间,总是把太多真相都掩埋了起来。当时的人,当时的情感,也都变为了文字,不可踹度。我们总在怀疑哪一部分才是历史,争端战争不断,让人们不仅感慨这到底是过去还是未来。不得不说,那些风流人事千年来依旧被传颂,仿佛白衣公卿们依旧裙带飘飞。
    魏信陵君,名无忌,战国四公子之首,礼贤下士,窃符救赵,威震天下,抑郁而终。简单的一生,不凡而又不羁。在那场名为战国的军备竞赛中,带着他的人马华丽地登场又转瞬即逝。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居其首。不仅是赵王一句:“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相比于其他三公子,魏公子比孟尝君贤能,比平原君智慧,比春申君有勇气。他可以在宫闱里高谈阔论,可以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可以为屠夫和门卫驾车,也可以偷走魏王兵符。
    在四公子里,我觉得他是性格最鲜明的一个,敢作敢当,说做就做,不拖泥带水,也绝不后悔。在大家弱肉强食的战国里,幸好还有信陵君粉墨登场。
    他一个人,何以服天下?
    因为他是信陵君,他叫魏无忌,早已成了无敌的代名词,有着当扫天下敌的霸气。诸侯听之闻风丧胆,不仅害怕魏公子集团,更是畏惧这个人,由此,畏惧变为了敬畏来传颂千古。直至魏公子离世,魏王也不敢多活几年,匆匆离世。
    有的时候好羡慕那些不可触摸的时代,有巨星登场,有神话落幕。不用在意生前生后名,活着便当好好活着。魏无忌真的活得过于精彩,以至后来表扬声不绝。
    国子: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有而失天下。
    李白: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卢楠:昔闻贵公子,乃是信陵君。剑气连秋水,英风迈长云。
    公子,你无忌,也当无敌。
    公子,世界依旧在讴歌你的故事,我们仍然在战国等你回来......

  • 儒与道的碰撞
    2017级13班 苏文烨
    悠悠汨罗,浩浩汤汤,前有古人,自沉于此,后有书生,临案悲之。
    作为政治家文人的屈原,最后还是自尽于汨罗之水, 那他又是为何而死,他又该不该就此堙没呢?
    或许该。
    一个人是要什么地步才会选择在完好无损的境况下,自行结束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呢? 宝贵的生命,如金子般贵重又超过金子,难道虽原心里不清楚吗?是心已死,是绝望。纵使身体发肤完好无损,但没有心神,没有了灵魂,那活人还不如死了来得轻脱,屈原正是受尽了绝望,在楚怀王客死别国时,他的心也已经死了!
    有很多人觉得屈原太傻,这个君王死了,自己还能投靠别的君主继续施展他的才华,为何要死呢?他们忽略了屈原心中那股忠诚热烈的忠贞之火呀,他们忽略了屈原曾经被“王甚仁之”而后因“谗人间之”而落到“王怒而疏屈平以至于后来“放流”,“顷襄王怒而迁之”的复杂的情感变化。或许在屈原的心中,早就下定了为楚怀王出身如死,尽忠治国的决心,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楚怀王听信谗人进而疏远屈原。他的心已凉了,觉得世俗太过于投机取巧而自己却志洁行廉,不愿将就。又有人会说,屈原太清高太执拗。可他们忽略了曾经也想过与世同流的屈原,退将复修吾初服等语句展现了他想要回归原始,不再为世俗为国操劳。可他没有办到,或许清正之气已入骨髓,是无论如何无法忘却,这也正符合儒家所倡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境界,屈原曾有过希望,也破灭过,也重燃过,可最终还是破灭了。
    这让我联想到一步电影的台词“做梦是人的基本权利,没有梦想,是吃饭,是噬睡毫无价值,是生是死也无所谓。”据国大治就好比屈原的梦想,可现在破灭了,生,死又有何意义?
    或许在人眼中,屈原死得怨,死得不该,死得遗憾,他们就像渔夫所想,“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而对于屈原,也许只是想寻求至真至善的地方,寻求解脱,在被世俗的愚味压抑内心之后,他最终选择让汨罗江水来洗净自己被世俗沾染的灵魂。
    这么看来,屈原为何不该死?
    汨罗江水,滔滔不绝,是清之至,圣人人所归。

  • 16 唐书怡
    儒与道的碰撞
    一个流派是有着 独特 的发展史的 ,儒家也不例外。
    汉朝前的儒家人物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同样的,面对自己的理想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就以屈原贾生作比。他们有着不被世俗沾染的高洁情操。为气节投江的屈原,写下了“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后”的不朽篇章。而反观司马迁的不同选择,为了写下《史记》,选择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而书中渔翁所言皆是反映了他这种随遇而安的思想,苏轼多次被乏,心态依旧豁达开朗。
    这也就进一步从两种选择反映出不同道派不同思想的影响。对有德家思想的人来说,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同命运现实低头;而对于道家思相的人来说,当前处境无论是好是还,是顺境亦或是逆境,都冥冥之中有有注定,都是最好的安排,不一样的境遇,同样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施展自己的抱负。

  • 屈原的死
    据《史记》记载,在屈原被流放后遇到过一个老渔夫,两人就生与死,道与儒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过论。大致内容为渔夫认为即使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正直清廉的人活在这污浊的社会和环境下也该随波逐流,与世推移,随其流而扬其波。而屈原党得,高尚的人生在这低下的社会算是“人不逢时“,宁可正直地死去而不愿苟且地活着,他于是作下《怀沙赋》便投河自尽了。
    屈原的死大致可以归于以下原因:
    1.他是个“洁癖”。
    在他和鱼夫的对话中不难看出,他说:“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把帽子和衣服上的灰尘拍掉,而一个人是不能够忍受浑身沾满污物的。”像
    他这样“举世混浊而自清,众人皆醉而自醒”的,清廉,出淤泥而不染的
    高尚人士,自然受不了那满是黑暗,混浊的社会。
    2、心态崩了。
    屈原一生唯一的志向就是辅弼君王振兴国家,由于自己博闻强志、天资聪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和君王(楚怀王)共商国事,很是被怀王看中,成了怀王的心腹。然而那些一心只得在皇上面前“争宠”的小人见状,眼红了,心生妒忌,便想法把他搞下台去。于是他们在怀王面前造谣,诽谤屈原,怀王渐渐疏远屈原,直至将他流放。从君主身边最亲近的大臣沦落到被流放的地步,心态自然是崩了啊!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日夜“妄想”着怀王能回心转意,可怀王终究是不觉醒,自屈原被流放后楚国屡次遭遇危机,怀王都没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自然更没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觉悟和意识。生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人;可恨怀王不长点心啊。然而这样的结果是:屈原自尽了,楚国也被灭了。
    在屈原死后才逐渐有人意识到他的伟大,都纷纷歌颂他,可这都没什么用了啊,如果说他照那老渔父那样活着,亦或是一直是怀王面前的亲信之臣,那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13-宁重翼

  • 儒与道,似乎的确是水火不容的学说。自古以来,学习儒家学说的人贬斥道家学说,学习道家学说的人,不屑于儒家学说。自汉代,儒学被尊为“圣”似是儒家比道家更胜一筹;而孔子拜访老子后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今吾见老子,其犹龙邪?”又仿道家比儒家高上三分。
    既然如此,儒与道可能难争高下,不是我的浅薄才学能下定论了。不过儒
    与道各自的特点,则是泾渭分明,各有神通了。
    儒”意如其字,“需人”而儒家核心思想便是“仁”。“仁”主张要以礼乐制度规范百姓,用法律加以限制、陶冶百姓的情操,进而使天下和睦,国富民安。这种学说是直接的、便于采纳和理解并付诸于实践的。今天所倡导的建设法制社会可不就是儒家思想的展现吗?大概可以这样总结:儒家思想是以人为中心 的,渴望有所做为,以法使天下安定的思想。
    “道”,同样的“首走”也就是思想在宇宙范围内的延伸。道家思想的核心便是“自然”。“自然”讲求无为,认为“无为而治“才是治理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看道比儒超前了许多:“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最而如今大家所能见到并采用的,还停留在最低层次的“礼”上,也就无怪乎这深奥晦涩的道家学说难被采用了。也许能这样概括:道家思想是以宇宙为中心的,追求无为而治,以其自然治,以不变应万变。
    13 康宗堂

  • 汨罗江上,屈原抱石沉江,葬身鱼腹。屈原本是楚怀王的心腹,因小人的谗言而走投无路,投江自尽。他的死,是楚国莫大的悲哀,正因此才有了端午节。
    屈原是传说中儒生的形象,立志要修身、治国、平天下。他太固执,又太天真。上官大夫来抢手稿,他坚决不与。当被楚王日益疏远后,自己离理想也越来越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他真的到野外去散了心,与渔夫对话后,面对混乱的世道,究竟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自己的志向呢?他固执地选择了后者,选择了死在波涛之中。也许既然不能遵从自己的心意,不如一死了之吧。
    有人想,凭屈原的才干,为何不离开楚国去其他国家谋生呢,别人必是求之不得。可是屈原爱国,他的目标是为国效力,而非当官。他也爱自己,不想让自己身上有一点污点,不愿被后人指责。当楚国灭亡时,他与楚国共存亡。就如钱学森当年突破重重障碍回国时,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既然当自己在世上唯一要做的事已成了不可能,与其活着郁郁寡欢,让自己的一生充满遗憾,还不如抱着那最后一丝希望离开,坚决不让任何污秽沾染吾身。
    ——13.袁翔

  • 13 陈秋旭
    屈原是否应该选择死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中国的历史已一跃千年,面没罗江水依旧流淌,居原怀石自泥江中也成了人们永恒的传颂对象
    屈原本是国家重臣,忠君爱国,但小人心怀娘是君王又不贤明,一步步的逼迫让他屈原最终走向了自尽的道路,
    什么将他逼到这种地步?其根本恐怕还是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人人都为利益在拼:上官大夫为了事容在楚王面前谄害屈原:楚王听从宠姬郑袖,放走了张仪: 子兰不满屈原的怨恨,便赶走了居原。屈原也是为了利益行动: 为国家编制法律、直谏楚王的过错。他担当重任,让国家有了光明的前途,屈原为国家利益行动,,而有不少人在为自己的利益拼命,屈原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因而受宠,这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冲突也产生了。
    于是,在别人注重个人利益而屈原以国家为重时,上官大夫往害他,国君疏远他,新立的楚王赶走了他、屈原现在只有了个人,不能再为国家效力。
    屈原被流放,此时忧郁的他在江边遇到一个渔父,同时也产生了一场道家与儒家的争论。同流合污,人浊我也不清,渔父建议屈原与那些人同流合污,这也体现道家不争的一种思想。
    但屈原终究是崇尚清白的,他不愿意同流合污,这是儒家对政治、礼仪的看法,这是一种正直。最终,他选择了死亡,一死,肩上的责任卸下了心里的怨恨也不用继续,这对居原来是一种解脱,也是对自己意志的坚
    持。
    要是屈原不死呢?这或许不能对楚国的未来有太大的改变。屈原若像渔父的那样,在混浊中“苟活”,也只能被逼迫、被嫉妒,难以得到楚王重用。贤能之人被压制,人治终是人治,国家利益不一定符君主的想法,何况秦国已经是兵强马壮,楚国国力衰弱,咸鱼鱼翻不了身。屈原一个人的生死在此时可能已经不能改变整个历史格局了。不过活着对屈原来说能作为一种安慰:他和自己的国家在一起,和自己念念不忘的人民在一起。
    选择死是对自己正直的坚持,选择生是对自己责任的坚持。屈原身处困境,不能两全,在混浊中肩负责任也好,逃离这个世界也罢,屈原不变的是对国家热爱和忠诚,他不管当时做出何种选择,他会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

  • 儒与道,似乎的确是水火不容的学说。自古以来,学习儒家学说的人贬斥道家学说,学习道家学说的人,不屑于儒家学说。自汉代,儒学被尊为“圣”似是儒家比道家更胜一筹;而孔子拜访老子后说:“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今吾见老子,其犹龙邪?”又仿道家比儒家高上三分。
    既然如此,儒与道可能难争高下,不是我的浅薄才学能下定论了。不过儒
    与道各自的特点,则是泾渭分明,各有神通了。
    儒”意如其字,“需人”而儒家核心思想便是“仁”。“仁”主张要以礼乐制度规范百姓,用法律加以限制、陶冶百姓的情操,进而使天下和睦,国富民安。这种学说是直接的、便于采纳和理解并付诸于实践的。今天所倡导的建设法制社会可不就是儒家思想的展现吗?大概可以这样总结:儒家思想是以人为中心 的,渴望有所做为,以法使天下安定的思想。
    “道”,同样的“首走”也就是思想在宇宙范围内的延伸。道家思想的核心便是“自然”。“自然”讲求无为,认为“无为而治“才是治理的最高境界。从某种意义上看道比儒超前了许多:“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最而如今大家所能见到并采用的,还停留在最低层次的“礼”上,也就无怪乎这深奥晦涩的道家学说难被采用了。也许能这样概括:道家思想是以宇宙为中心的,追求无为而治,以其自然治,以不变应万变。
    13 康宗堂

    《屈贾》:儒与道的碰撞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儒家的精神,“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道家的选择。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就是一场儒与道的价值碰撞。你如何看待这种碰撞? 要求: 一、采用“观点...